中冶研制建構筑物內襯保護技術打破國際壟斷
中冶研制建構筑物內襯保護技術打破國際壟斷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04-29
日前,由中國中冶所屬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完成的“建構筑物用高性能耐磨材料的研究與應用”課題有效解決了建構筑物內表面現有耐磨保護層的抗沖擊性和整體性差的關鍵技術問題,并在我國率先實現了建構筑物耐磨保護材料的制備技術產業化和系列化,打破了國際先進工藝技術的封鎖和壟斷。其核心技術的專利群獲中冶集團專利技術獎銀獎,課題項目獲2013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該材料技術主要應用于冶金、電力、石化和化工等工業領域及市政、交通等民用建筑中的儲倉和礦槽等建構筑物的耐磨保護和維修。目前,該材料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首鋼棒材廠沖渣溝工程和高爐料倉內襯維修工程、北京石景山電廠項目、寧夏寶豐集團洗煤廠項目、通鋼2650m·3;高爐料倉內襯耐磨層工程、國豐鋼廠1780m·3;高爐料倉內襯耐磨層工程、國內最大的錫林浩特蒙東能源槽倉耐磨層工程。
與同類材料相比,該材料在整體性及抗沖擊性方面具有較高的先進性,且可以大面積無收縮縫施工,避免了板材因一塊脫落引起的連鎖反應失去耐磨保護作用的困惑;尤其是采用噴涂的施工方式后,解決了大面積施工慢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產生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該材料技術推廣可帶動有機建材及鋼筋、道路橋梁、高分子材料等相關輔助材料的使用,也可以推動相關產業集群、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對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到促進作用。
該技術耐磨料應用于蒙東國內最大下沉式儲煤倉
該技術耐磨料應用于通鋼高爐料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