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集團“新型材料產業”取得積極進展
恒天集團“新型材料產業”取得積極進展

文章來源:中國恒天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04-28
新型材料是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恒天集團按照自身戰略部署,于2010年在管理架構變革中成立了新材料事業部。
作為新機構,事業部成立伊始即從部門建設入手,結合管理所涉及企業的隸屬關系和特點,確定了管理模式;引進了了解行業市場、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中高端技術人才,完善了事業部的人員結構;分級分層明確了管理分工,制定了“新材料事業部崗位職責綱要”和“事業部員工守則”,使事業部的工作有了制度保證和良好的開端。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事業部的管理模式,各項工作穩步開展,不斷推進。
一、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型材料產業
新材料事業部目前所管轄企業涉及非織造布、化學纖維、碳纖維等行業,其中以碳纖維為代表的新型材料領域是恒天集團的一個全新的業務板塊。對此,事業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在抓好現有企業的管理升級的同時,重點抓好新纖維、新項目的建設,特別要以打造新型纖維材料為己任,高起點進入,高水準運作,力爭在不長的時間內(十二五末)成為在相關領域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集團公司新的業務板塊。
為此,我們首先關注化學纖維行業的發展,明確產品定位和發展方向。我們看到,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際、國內市場對新材料的需求日益擴大,這為我們進入、開辟和拓展新材料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為進一步明確新材料板塊發展方向,指導相關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結合集團公司“十二五”規劃要求,事業部組織相關企業進行行業發展方向、市場需求以及變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纖維素纖維、碳纖維和非織造布這三大產品系列與發展思路,積極探索發展新型纖維材料業務的方向和途徑,制定了加快新纖維材料業務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計劃和措施。
二、充分調研全力推進新項目建設
1、碳纖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碳纖維是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尖端技術和民用工業技術更新換代的高新材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由于碳纖維具有高強、高模、耐高溫、耐腐蝕、抗疲勞、抗蠕變、導電及導熱等優異性能,其作為先進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增強體已成為航空航天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在體育娛樂、休閑用品、醫療衛生和土木建筑方面也有廣泛應用,是一種軍民兩用高科技纖維材料。我國已將碳纖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推動碳纖維產業發展工業化,裝備制造、安裝國產化、工程化,產、學、研、用相結合,以民用產品促軍用發展的戰略。
投資3.27億元的沈陽中恒康平碳纖維項目,自2009年8月正式啟動,開工建設以來,得到了集團公司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經過各參建單位及兄弟企業的共同努力,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今年7月初可投入試生產。
為打造碳纖維產業鏈,更好地做好碳纖維下游產品,發揮新材料整體優勢,沈陽中恒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2010年8月15日正式動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完成了項目一期建設,預浸料生產線也于2011年1月初安裝完畢,并在春節前一次試車成功。這標志著沈陽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纖維項目建設邁出了堅實而可喜的一步。
2、Lyocell短纖一期工程開工
Lyocell短纖維是利用天然高分子纖維素為原料, 性能類似棉花而優于粘膠纖維,可作為棉纖維的代用品,被譽為“綠色環保纖維”。目前lyocell纖維市場需求量及市場價格逐年穩步上升,國內市場上lyocell纖維供不應求。而國內許多下游生產廠家雖然擁有了Lyocell短纖維的織造和染整技術,但由于國外生產廠家為壟斷其市場價格,對中國的銷售進行控制,原料供應上受到了限制,國內一些廠家出現了有訂單而無貨源的局面,急需一個長期穩定的原料生產供應基地。
新材料事業部成立后,積極組織力量與合作企業共同實現新型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產業化項目,并與奧地利ONEA公司簽署了年產30000噸溶劑法纖維素短纖維技術改造項目的技術轉讓協議和EES合同(設備供應、工程設計、技術服務合同),引進溶劑法纖維素短纖維的生產技術,包括外方提供的設備、工程設計和技術服務等。
在恒天集團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2月26日恒天纖維年產30000噸溶劑法纖維素短纖維技術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如期破土動工。由于該項目的投資額度較大,技術含量較高,建設周期較長,為了提高項目的可操作性,保證如期開車投產,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方案為15000噸工藝生產線及公用工程,配套30000噸土建工程和溶劑回收設備及安裝工程。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對改變我國目前纖維素纖維產品結構單一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3、莫代爾纖維產業化項目正在進行中
莫代爾纖維作為粘膠纖維的第三代產品,其特性是將天然纖維豪華質感與合成纖維的實用性合二為一。具有棉的柔 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氣性能都優于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織物顏色明亮而飽滿,已被紡織業一致公認為是21世紀最具有潛質的高檔纖維。同時也是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項目。
原保定天鵝于2010 年8月25日正式更名為恒天纖維集團有限公司后,根據自身特點按照中國恒天集團“三大業務單元、六大主業”的發展規劃,在鞏固現有主業基礎上,以保定天鵝上市公司為平臺,逐步由普通粘膠長絲領域向產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性能更優的高端纖維素纖維領域發展。新建20000噸莫代爾纖維項目不僅能使公司產品結構更加合理,繼續保持在國內同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同時為國內紡織品市場提供更加優良的紡織原料,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
一年來,事業部會同企業對莫代爾纖維項目進行了多方面的調研論證,其中包括如何治理“三廢”,使排出的“三廢”達到國家環保部門規定的各項指標,不污染環境,實現清潔生產等。項目所在地新疆奎屯市委、市政府和園區相關部門對新疆保定天鵝公司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給予了相關政策的有力扶持。
三、整合資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2010年,新材料事業部還緊密圍繞整合資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努力打造恒天新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平臺。
首先是發揮恒天纖維國家技術中心的優勢,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完成了2500噸/年連續紡粘膠長絲的技術改造項目,莫代爾纖維的合作研發和工程化攻關以及竹材化纖漿伯制造的技術攻關等技術創新工作。
二是中紡科技公司和宏大研究院的整合,成立了新中國紡織科學技術有限公司,以此為基礎吸收江西省紡織設計院加盟,壯大了工程化實力,為推動化纖及無紡布工程服務奠定了基礎。
三是引進國內外技術人才,為實現“十二五”纖維素和生物質纖維、碳纖維和高性能纖維以及無紡布和復合材料的快速發展準備了技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