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旅游與文化結合 打造大服務產業格局
華僑城旅游與文化結合 打造大服務產業格局

文章來源:華僑城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11-24
11月16日,華僑城集團公司發布了公司最新戰略定位——從“旅游地產”模式向“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轉變。根據最新定位,旅游與文化在華僑城未來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凸顯,旅游與文化的產業鏈將進一步打通,并會積極促進旅游、文化與其它產業的結合,打造一個以文化為核心、旅游為主導的“大服務”產業格局。
華僑城集團公司已連續四年躋身全球旅游景區集團八強”,年接待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在全國建設了13個大型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基地。今年年初,華僑城集團提出“景區收入倍增計劃”,6月份收購深圳遠望落星山科技有限公司,9月份簽約日本環球影城,華僑城拓展文化旅游動作頻頻,公司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決心非常明確。
華僑城集團在“十一五”提出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之后,果斷探索公司戰略轉型,并于“十二五”開局之年正式提出“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的公司新定位,可謂再一次把握住了時代命脈,搶占了商業先機,華僑城的綜合優勢將會得到進一步凸顯。
華僑城過去最核心的是旅游加地產模式,將來的發展應該是“人居加文化再加服務”。“人居加文化再加服務”,是對華僑城“集聚型開發與運營”的一種解釋。具體來說,華僑城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型開發與運營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理解:
第一,“集聚”首先是各種產業與產品形態空間上的集聚。2011年歡樂海岸與武漢華僑城項目的相繼面世,正是華僑城對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一個有益探索。在不久之后,類似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還將陸續在上海、天津、云南等地陸續面世。
第二,“集聚”是產業要素的集聚,是產業鏈條的上下延伸。文化旅游是華僑城的核心優勢,但華僑城不是只做文化旅游的其中一塊,而是形成了從上游的產品開發、游樂產品自主創新到下游的旅行社、酒店服務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2011年之前,文化科技一直是華僑城的短板。2011年,華僑城集團果斷決策,通過增資方式實現對深圳市遠望落星山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并更名為深圳華僑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一舉躋身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現已掌握了特種數字電影、數字動漫、大型仿真系統、主題文化樂園的創意、策劃、設計等關鍵技術和自有知識產權,也打造出一系列有技術、有創新的高科技旅游產品,實現了全產業鏈的重大突破。
第三,“集聚”是不同產業業態的融合,華僑城已將“旅游+地產”逐步豐富擴充為“文化+旅游+地產+商業+娛樂+傳媒+……”,進而促進實現現代服務業中更多產業之間的互補與互動發展。
目前,華僑城在諸多文化產業細分領域都確立了領先地位,如以《金面王朝》、《天禪》為代表的旅游文化演藝整體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以國家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為代表的藝術館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以歡樂谷、東部華僑城為代表的民族品牌主題文化景區實力最強,以華僑城狂歡節、歡樂谷國際魔術節為代表的節慶品牌全國影響力第一。截至目前,華僑城累計接待游客達到1.8億人次,是連續四年躋身“全球旅游景區集團八強”的唯一亞洲企業,在全球主題公園領域有了中國人自己的“話語權”。
在未來,華僑城還將在更多細分領域掌握話語權:
文化主題酒店領域,作為中國文化主題酒店開創者,華僑城旗下已有菩提賓舍、茵特拉根華僑城酒店、深圳威尼斯酒店等主題精品酒店超過12個,以非凡文化體驗在深圳高星級酒店市場領先。隨著更多綜合性項目在全國的開花結果,華僑城的文化主題酒店也將擁有更大規模,逐步形成國內文化主題酒店的第一軍團。
兒童文化教育領域,2010年深圳華僑城哈克文化公司成立,業務開拓進展迅速,深圳、成都的兩個兒童職業體驗旗艦店即將于2012年建成開業,升級版的武漢華僑城旗艦店也已在籌備當中。以探索動漫、網絡社區、兒童職業體驗與衍生品的獨特產業鏈,將進一步完善華僑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布局。
旅行社方面,華僑城旅行社正在醞釀走出深圳,在全國重點區域進行布局,成為整合華僑城旅游產品的重要渠道平臺。
創想無限,空間無限,華僑城的現代服務業讓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