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神話:營業收入16年增長370多倍
神華神話:營業收入16年增長370多倍

文章來源: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12-05-24
2011年,中央領導同志在視察神華寧東煤化工基地后給予了這樣的評價:“神華創造了神話”。
那么,神華公司到底“神”在哪里?
“神”在發展速度。從1986年第一個礦井籌建,到2003年煤炭產銷雙雙突破1億噸,成為我國煤炭行業首家實現產銷超億噸的大型企業,僅用了13年時間;從煤炭產銷超億噸到銷量突破5億噸,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經銷商,只用了8年時間;營業收入由成立之初的7.5億元,到2011年的2800億元,16年增長了370多倍。
“神”在創新發展。神華先后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千萬噸級煤炭生產工作面、第一個400米以上的加長工作面,首創世界第一個7米大采高重型工作面,實現多項礦井建設和采煤生產世界紀錄。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百萬噸級煤制油和世界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工廠,奠定了中國在煤基烯烴工業化生產的國際領先地位。神華已成為集煤電化、煤氣化、煤焦化、煤液化四化合一的全球最大的煤炭綜合能源企業。“十一五”期間,神華集團圍繞煤電油運產業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成果。
“神”在安全生產。2006年神華集團在全國率先提出“煤礦能夠做到不死人”、“煤礦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安全管理的“兩個理念”,在煤礦、電廠、港口、鐵路、航運和煤制油化工產業全面推行,創造了安全生產的驕人業績。2011年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18,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水平。
“神”在“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煤炭資源采區回收率為82.7%,超過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60%~80%)的平均水平。主要礦區礦井水復用率達到60%以上,神東礦區的植被覆蓋率已由開發之初的3%~11%提高到65%以上。集團下屬的國華電力公司成為我國首個全部機組安裝、運行脫硫裝置的火力發電企業。2011年,神華集團的神東上灣礦、準能黑岱溝礦和神寧靈新礦被國土資源部授予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神華集團榮膺“中國低碳榜樣”獎,獲國資委“中央企業‘十一五’節能減排優秀企業”稱號。
“神”在社會貢獻。神華自成立以來,始終積極履行政治、經濟和社會三大責任。煤制油項目開辟石油替代能源戰略的新技術途徑,不僅保證了國家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而且為維護市場穩定和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神華在為國家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搶險救災、援疆援藏等方面不遺余力。2010年和2011年,神華連續兩年名列中央企業捐贈排行榜第一名。
“神”在創出了一種模式。“神華模式”,即:礦、路、港、航、電、油化一體化,產、運、銷、儲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實現了企業集團內部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協同效應、低成本運營。實踐證明,一體化運作,能夠將原本屬于市場交易的環節放置于企業內部,并依靠企業內部高效的管理,更加有效地、及時地協調和平衡整個產業鏈,從而大大節約了交易時間與成本,帶來了企業運轉的高效率,降低了煤礦礦存、鐵路站存和港口庫存,節省了大量資金占用成本,確保企業整體運營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