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運實施“深度開發長江”戰略成效顯著
中國海運實施“深度開發長江”戰略成效顯著

文章來源: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4-05-07
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強調,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國家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也隨即啟動《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的起草。4月27日至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調研期間,實地考察了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指出長江黃金水道及沿江各地是一串“珍珠鏈”,建設好通江達海的綜合交通體系,不僅可以帶動沿江地區發展,還能輻射帶動整個流域,使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應”。中國海運從2011年開始,為配合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提出并實施了“深度開發長江”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引“長箭”:國家戰略中企業準確定位
航運界經常把我國的經濟布局形象地描述為“弓箭戰略”,而與之相對應的物流運輸體系則被稱為“彎弓引箭”,即東部沿海,特別是珠三角到京津冀的近海水路是弓臂,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是弓弦,長江黃金水道則是羽箭。一副質量上乘的弓箭,除了具備結實有力的弓臂,堅韌有度的弓弦外,還必須要有輕捷靈便的羽箭。同樣,要強健物流運輸體系這一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除了要以強有力的沿海運輸支撐起沿海經濟帶的蓬勃發展外,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推進長江黃金水道的開發,以“貨暢其流”支撐起長江經濟帶全流域的協同發展。
中國海運集團作為以航運為主業的大型國有骨干企業,一直以來不僅在沿海和遠洋運輸中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堅實的基礎物流保障作用,而且在沿長江運輸上也積極開拓,穩步前行。近年來,為配合國家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布局,中國海運集團又明確提出和實施了“深度開發長江”戰略,深耕長江黃金水道,在服務于長江經濟帶建設,履行中央企業社會和政治責任的同時,積極尋求企業自身發展良機。
2011年以來,國際航運形勢仍持續低迷,中國海運集團長江流域運輸業務卻在“深度開發長江”戰略指導下逆市而上,成效顯著。中國海運集團下屬的中海集運、中海物流等公司努力貫徹“深度開發長江”戰略,研判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帶來的航運市場機遇,針對長江中上游貨源結構特點,充分利用長江流域網點優勢,把調整客戶結構和開發直接客戶作為重要抓手,及時整合資源,加強攬貨,提升管理,提高效率,延伸服務,長江運輸貨量得到穩步提升。為國家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為促進沿江產業加快發展和布局優化做出了重要而積極的貢獻。
結碩果:黃金水道中挖掘真金白銀
作為我國一條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大通道,長江因其通航里程長、航運成本低、運輸體量大、常年不封航等優勢,歷來被譽為“黃金水道”。早在1990年,國家計委就會同有關部門明確提出要將長江沿線打造為中國生產力布局的主要發展軸線。近年來,國務院和交通運輸部又先后出臺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指導文件,交通運輸部還制定了《“十二五”期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方案提出要把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作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提升長江水運服務能力,完善流域綜合運輸體系,帶動流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12年是中國海運“深度開發長江”戰略完整實施的第一年,據統計,當年中海集運沿長江主要口岸進出口重箱超過44萬TEU,其中出口重箱近22萬TEU,同比增長32%。而在2013年,雖然國際航運形勢更顯低迷,但中海集運沿長江主要口岸出口重箱仍然同比增長4.6%。中海物流自2013年10月啟動長江散貨業務平臺后,運輸量也得到飛速提升,至當年12月,其在長江的單月運輸量已經從年初的1萬噸提升到25萬噸,在今年3月更是達到34萬噸。今年截止到3月底,中海物流長江業務已運作貨物120萬噸。
在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十二五”期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中,進一步強調了完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集團審時度勢將“深度開發長江”戰略與國家戰略緊密同步。以重慶為例,隨著國家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為助力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中海集運根據當地新興的IT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調整策略,不斷積極營銷和優化服務,2013年中海集運重慶公司完成進出口重箱4萬多TEU,同比增長85%,其中外貿出口箱量突破1萬TEU,同比增長達到97%。
放眼望:夯實基礎后未來潛力巨大
針對長江上游市場貨源結構變化,以及長江下游大蘇北市場特點,中國海運下屬中海集運一方面加強營銷攬貨,積極協調海外代理和各口岸公司,共同開發有潛力的重點客戶,努力開拓特種箱貨源;另一方面降低運營成本,通過改善進出口箱型平衡,努力減少空箱調運。加上通過做“大”做“長”服務,包括對重點客戶建立專人跟蹤機制,與支線船公司協調提升支線服務水平,加大海鐵聯運等延伸物流鏈條等措施,中海集運在長江水道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穩步提升,其長江沿線口岸直接客戶出貨比例在2012年占到全部出貨量43%的基礎上,2013年進一步攀升到52%。
中海物流則以開發長江鉻礦、煤炭、鐵礦等大宗散貨運輸業務為突破口,并積極嘗試承接 中海散運二程、三程進江業務,完善集團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在營銷外部市場時,中海物流還將先前做金融質押時積攢的忠實客戶作為優質客戶一起開發,深挖市場潛力。2013年10月,中海物流長江平臺業務小組改組為長江事業部,長江沿岸網點被納為一體。目前,其長江沿線網點正根據各自區域優勢和貨源結構特點,在體系內因地制宜,向資源整合、區域融合和區域聯動不斷推進。
目前,長江流域內外貿貨物和資源正通過“中海動脈”汩汩流動,并借助中國海運沿海運輸和國際航運的整體優勢,由中國海運集團“彎弓引箭”,流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