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4-04-20
中港集團召開會議謀劃改革與發展
近日,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在上海召開了2004年度改革與管理工作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企改革向深層次推進的新形勢下,如何更新觀念,搶抓機遇,通過深化改革和創新管理,提高集團的核心競爭能力,促進集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
作為國家交通基礎建設領域的國有大型重點企業集團,中港集團堅持國企改革方向,以市場為導向,積極穩步地推進企業各項改革和管理創新工作,加快集團改革發展步伐。2001年至2003年,中港集團完成產值年均遞增26%,新簽合同額年均遞增37%,進出口額年均遞增26%,營業收入年均遞增29%,利潤總額年均遞增45%。2003年,集團生產經營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全年共完成總產值295億元,新簽合同額324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7.82億美元,完成外經營業額7.92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
幾年來,中港集團按照“有進有退”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改革總思路,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快推進企業改革的步伐。
一是通過實施“抓大放小,主輔分離”,采取關閉、兼并、出售、改制等多種形式,清理整頓三產、多經企業,分離輔業,進一步精干突出主業。到2003年底,集團各級企業總數已從集團組建之初的700多家減少為207家,分離、關閉了500多家企業。
二是根據集團發展戰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的力度。集團進一步明確了主業發展的方向和領域,提出優化配置資源,做強做大航務、路橋、疏浚、港機制造等支柱產業,積極培育市政、隧道、物流業、港口機械成套設備總承包等主導產業,加快非主業企業的國有資本退出步伐。從2003年度的統計資料看,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額為2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92%以上。
三是組建培育了一批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制企業。集團公司控股的上海振華港機股份公司已經取得了世界大型港機市場50%的份額,產品訂單連續六年保持世界同行業第一,成為民族工業的驕傲。
四是通過實施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轉換經營機制,提高效率,增強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集團在冊人員已經由集團組建之初的8萬多人減少為2003年底的5.2萬人,在崗人員精減至3.7萬人,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倍多。
在深化企業改革的同時,加強了人才中心、資金結算中心、技術開發中心、信息中心、法律保障中心和企業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設,充分發揮“六大中心”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不斷提高集團管理水平。
在中港集團2004年度改革與管理會議上,集團總公司明確提出了今年集團改革和管理的工作任務,即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制定集團新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集團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加快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股份制改造步伐,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大力實施主輔分離改制分流工作,繼續深化內部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抓好施工項目管理和信息化建設,促進集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會議要求各單位要抓住當前的大好時機,銳意進取,進一步增強改革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領導,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和推進管理創新工作,努力把中港集團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跨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