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4-09-15
上海石化腈綸差別化率穩步上升
今年1至8月,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共生產差別化纖維35653噸,同比增幅達26.96%,差別化達到33.10%,同比也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這表明,該公司的多品種腈綸科研基地正在逐步發揮作用。
多年來,盡管上海石化的腈綸產量一直居全國之首,但差別化卻一直徘徊在20%之內。進入21世紀后,公司清晰地認識到,腈綸行業的競爭主要是差別化產品的競爭,于是逐年增加人力、物力和資金上的投入,在新產品的研發、運用和推廣狠下功夫。
2001年,上海石化在實施6.6萬噸/年腈綸改造項目時,對各紡絲生產線進行了柔性化配置,為生產復合功能性產品、多品種提供設備硬件。同時,上海石化又對原有的中試裝置進行了技術改造,使其具備小聚合、中聚合、小紡絲、中試紡絲等各類小試、中試配套的設施。年產1000噸中試多品種紡絲裝置改造的成功,標志上海石化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多品種腈綸科研基地,從而為企業擁有自主技術、進行產品開發、實現工藝優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除了硬件投入,該公司還在"軟件"上下功夫。比如對參與新產品開發人員實施科研開發成果與收益相掛鉤的方法,完成進度目標全額發放崗位效益獎;獲得新產品技術鑒定并形成批量生產與銷售的,給予新產品開發獎,這些都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外,選送一批優秀青年科研人員進修,或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進行課題研究,或請國家級腈綸專家為企業舉辦講座等,也使科技人員的開發創新能力有了質的提高。
在強大技術支撐下,填補國內空白的"原液著色腈綸纖維"、抗起球腈綸在該基地研制成功,另外近幾年里還有抗菌導濕腈綸纖維、防螨抗菌腈綸纖維、負離子腈綸纖維、抗靜電腈綸纖維、導電腈綸纖維、遠紅外腈綸纖維、抗紫外腈綸纖維、"異型系列腈綸纖維"等其他各種差別化纖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上海石化在腈綸的產品市場上有了主動權,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差別化率的穩步提高為該公司今年1至8月效益較大幅度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