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4-11-29
鎮海煉化加快邁向“生態型企業”
“國家環境友好企業”授牌儀式11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鎮海煉化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偉君高興地從國家環??偩志珠L解振華手中接過“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的金色匾牌。據悉,全國有8家企業獲此稱號,鎮海煉化是中國石化集團和浙江省惟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鎮海煉化地處經濟繁榮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其鄰近的海域又與舟山漁場相連,敏感的地理位置使鎮海煉化深感環境保護的責任重大。幾經錘煉,鎮海煉化確立了“和諧發展,共享未來”的企業發展方向,堅持與周邊社區和諧相處、與社會和諧相處,與環境友好和諧。
鎮海煉化積極探索大型煉油化工聯合企業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大膽導入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特征的資源利用模式,走出了一條煉油化工型資源綜合利用內部循環經濟道路。鎮海煉化先后實施了上百個清潔生產方案,通過含硫污水的串級使用、汽提凈化水的回用以及污水適度處理回用等項目的投用,實現了水資源、氣體資源、石油煉制副產品和固體資源等4種資源最大限度的重復利用,使經濟活動由傳統的“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向先進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反饋式轉變,大大加快了邁向“生態型企業”的步伐。
內部循環經濟模式的重要特點就是廢物的資源化。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鎮海煉化已實現了4個資源的“從搖籃到搖籃”:一是通過投用“含硫污水串級使用”、“汽提凈化水回用”、“清凈廢水回用于焦化冷、切焦水”、“工業污水經適度處理后回用于循環水場”四級廢水回用系統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實現了水資源的從搖籃到搖籃。二是通過“酸性氣進硫磺回收裝置處理”、“化肥氫氣和氮氣供煉油裝置使用”、“煉油干氣中的氫氣分離出來后直接供加氫精制裝置使用”、“低壓瓦斯全部回收”等項目的投用,實現了氣體資源的從搖籃到搖籃。三是通過“污水汽提裝置、催化裝置和溶劑脫瀝青裝置的副產品液氨、油漿、脫油瀝青等用做化肥原料”、“化肥合成裝置的副產品酸性氣送進煉油裝置進行硫磺回收”等項目的投用,達到了煉油化肥優勢互補的目的,實現了石油煉制副產品從搖籃到搖籃。四是通過“污水處理場的油泥、浮渣等廢棄物送焦化裝置回收油分和石油焦”、“焦化裝置產生的高硫石油焦送循環流化床鍋爐作燃料”、“化工部合成氨炭黑送循環流化床鍋爐作燃料”、“Ⅱ電站飛灰再循環”等項目的投用,實現了固體資源的從搖籃到搖籃。
他們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的環保能力,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在產品加氫、硫回收、水處理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優勢。鎮海煉化制硫設施的硫回收率達99.8%以上,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他們與上海中舟凈化工程公司等單位合作,開發了集污水調節、均質和油水旋流分離、浮油自動收集及錐底水力排泥等功能的“罐中罐”污水處理工藝,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并且投資小、占地少,全密閉自動化程度高,實現了煉油污水處理模式的革新。從2003年2月開始,鎮海煉化在全行業中首次實現了外排工業污水的回收再利用。目前,回用規模已達到每小時600噸,外排污水回用率達到了90%以上,接近煉油工業污水的“零排放”目標,真正實現了廢水資源化。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每噸原油的新鮮水用量已從1995年的1.31噸降低到0.54噸,噸原油污水排放量從1995年的0.74噸降低到0.18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3年鎮海煉化在原油加工量比1995年翻了一倍多的情況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卻與1995年相當,化學需氧量的排放濃度則只有1995年的一半,實現了增產不增污,獲得了環境與經濟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