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車:創新為魂、自主發展的中國汽車品牌
奇瑞汽車:創新為魂、自主發展的中國汽車品牌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6-04-27
奇瑞汽車:創新為魂、自主發展的中國汽車品牌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是由安徽省及蕪湖市5個投資公司共同出資興建的國有股份制企業。目前主要產品有東方之子、瑞虎、A5車系、旗云、QQ等5種車型,已經形成年產40萬輛整車和40萬臺發動機、30萬套變速箱的生產能力。2005年,總資產達118億元。
自主創新難,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就更難。但奇瑞汽車的崛起,卻緣于它走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從1953年全盤引進蘇聯技術設備開始,到改革開放后的1980年,全國汽車產量方達到22萬輛,還是“缺輕少重無轎車”。改革開放,國門打開,為了盡快趕上國際水平,汽車工業提出了“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發展方針。“高起點”最快的途徑莫過于引進合資,把別人的高水平產品直接拿過來生產。
然而,引進合資卻是一把雙刃劍,它確實提高了中國人生產汽車的本事,但同時也磨損了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意志。隨著合資產品在市場上的俏銷,在國家政策的高保護下,合資企業贏利十分容易。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一年可以贏利50億元、70億元。兩個大眾的榜樣效應,使合資成為中國汽車最為向往的發展方式。一時間,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選擇了合資道路,世界上所有的汽車公司也都爭相到中國市場淘金。“技術換市場”終于變了味,市場讓出去了,技術并沒有換回來,宣稱“能造別人品牌的轎車也是一種輝煌”,自己的品牌則越做越弱。
奇瑞汽車則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條道路,由于一開始連合法身份都沒有,當然不可能得到什么合資的好處。奇瑞要造汽車,只能立足于自力更生,發展自主品牌,而且奇瑞選擇了從最難做的汽車發動機起步,然后再造整車。真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臺奇瑞轎車下線后,3年半時間達到10萬輛產量;從10萬輛到20萬輛,奇瑞用了13個月時間,從20萬輛到第50萬輛,用了23個月。
2003年,奇瑞一口氣推出了QQ、東方之子、旗云3款車型,優良的性價比和準確的市場定位,獲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QQ更是創造了單一品牌微型轎車6個月2.8萬輛的銷售紀錄。
為了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奇瑞投資4億元建設汽車工程研究院,是目前國內裝備最為先進的汽車研發機構之一,2005年6月,被確定為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奇瑞還和AVL公司合作,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CTECO發動機。今年3月,5000臺ACTECO發動機出口美國,實現了中國自主品牌發動機出口“零的突破”。
1999年至今,奇瑞自主開發了風云、旗云、QQ、東方之子、瑞虎、A5等6款車型,今年還將有5款新車下線。現在已經具備年產40萬輛整車和40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擁有整車、發動機、變速箱三大核心技術。2005年,奇瑞公司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創造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四個第一”:中國第一個汽車發動機的自主品牌ACTECO在奇瑞誕生;奇瑞汽車銷量增幅第一,年銷售汽車189000輛,同比增長了118%,凈增長超過10萬輛;單一品牌銷量第一,奇瑞QQ的年累計銷量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129.8%,每月銷量近萬輛,連續12個月在中國兩廂車銷量中位列第一;轎車出口18000輛,位列全國汽車出口第一。
奇瑞已經無可爭議地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的脊梁。
奇瑞選擇“自主創新型”的發展模式不是偶然的。中國的企業要有根,就必須自主;只有自主,才能使中國的汽車產業從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爬升,在世界上取得與中國這樣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大國經濟相適應的產業地位。企業要自主發展,前提就是自主品牌、自主研發、自主創新。
奇瑞的發展實踐證明,積極整合和利用國際資源,走自主創新型的道路,可以獲得更高效率、更快速度的發展。奇瑞最初的研發團隊,來自一汽、二汽等大公司的合資企業;奇瑞QQ能在全球著名的質量信息發布公司J.D.POWER公司質量調查中名列中國車市微型車第一,是向合資企業產品學習和正面競爭的結果;奇瑞風云能夠異軍突起,正是利用了合資公司在中國建立的零部件生產體系。奇瑞的發展實踐還證明,只有堅持自主發展,自主創新,才能更廣泛、更充分地利用最新世界汽車技術發展的成果,才能把改革開放20多年來打下的物質基礎轉化成中國本土企業的自己的研發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奇瑞公司正處在從一個10萬級的企業向年產銷過100萬輛汽車的企業進軍的重要關頭。
2006年已被確立為奇瑞公司的質量年,奇瑞把狠抓質量當作頭等大事,以“抓質量不瘋狂就死亡”為理念,全員行動,向質量宣戰,力爭3年達到韓國現代的質量水平,6年達到豐田的質量水平,在7年時間內達到奧迪的質量水平。按照溫家寶總理對奇瑞 “自主創新,勇爭第一” 的要求,奇瑞公司正搶抓機遇,爭取用最快的速度爭第一,實現奇瑞人“自主創新、世界一流、造福人類”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