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東北新區勘探戰略突破揭開序幕
中石化東北新區勘探戰略突破揭開序幕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7-04
中石化東北新區勘探戰略突破揭開序幕
6月19日,中國石化在松遼盆地南部長嶺斷陷腰英臺深層復合圈閉部署的區域探井腰深1井,于井深3540米~3750米的白堊系營城組火山巖中中途測試獲日產20.5萬立方米的高產天然氣流。首次在松遼盆地南部深層獲得重大油氣發現,標志著中國石化東北新區深層油氣勘探戰略突破揭開序幕。
長嶺斷陷深層地質構造概況
松南長嶺地區位于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南部,為松遼盆地規模最大的斷陷,面積大于7000平方千米,盆地基底最大埋深超過8000米。構造單元上,屬于松遼盆地南部中央斷陷區的二級構造單元,屬晚侏羅紀—白堊紀長期發育,具有斷、坳雙重結構的大型疊合盆地,發育了中淺層和深層兩套含油氣組合,中淺層含油氣組合以油為主,深層含油氣組合以氣為主(登婁庫組及以下),勘探程度低。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證實深層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長嶺探區斷陷層系油氣地質條件復雜,發育有斷鼻、斷塊、巖性、復合油氣藏以及火山巖油氣藏等多種油氣藏類型。這種油氣成藏特點造成了油氣藏的復雜性、隱蔽性,勘探難度很大,決定了對地下情況的認識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從1997年至2006年,華東分公司開展了大量的勘探工作,先后鉆探了4口探井,除DB4井斷陷層系缺失外,其余井均鉆遇斷陷層火山巖,其中DB10井、DB14井錄井見氣測異常,DB11井營城組見良好油氣顯示,試獲低產氣流。
“十五”期間,是長嶺斷陷勘探的快速發展階段。在淺層發現了整裝連片的腰英臺油田,三級儲量達6469萬噸油當量,在深層落實和評價出一系列大型基底隆起、地層超覆尖滅、火成巖體三位一體的復合圈閉。2005年,中國石油吉林油田部署的長深1井,在營城組火山巖3550~3990米井段獲日產46萬立方米的高產氣流,提交預測儲量558.28億立方米。
松南長嶺地區深層勘探的重要成果
松南長嶺地區深層具有良好的資源基礎。根據該區斷陷層烴源巖油氣聚集資源量、油氣資源結構綜合評價結果,長嶺地區斷陷層油氣資源總量為4.95億噸油當量,以天然氣為主。
斷陷層發育有兩套生、儲、蓋組合。長嶺斷陷層系油氣成藏系統在縱向上,主要發育自生自儲成藏組合和下生上儲成藏組合,其中自生自儲成藏組合主要發育于火石嶺組、沙河子組和營城組地層中,以形成原生油氣藏為主;下生上儲成藏組合主要發育于登婁庫組和泉頭組地層中,以次生油氣藏為主要特征。
斷陷層已落實了一批有利構造帶。在長嶺斷陷的3個生烴斷槽邊緣,發現了北鎮構造帶、蘇公坨構造帶、八十二構造帶、達爾罕構造帶、龍鳳山構造帶、流水—雙龍構造帶、前進構造帶、腰英臺構造帶等8個大型鼻狀隆起、地層超覆尖滅、火成巖體三位一體復合型有利構造帶。
鄰區相同勘探領域取得重大發現。2004年,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松北徐家圍子斷陷徐深1井獲得重大發現,展示徐家圍子斷陷徐中火山巖隆起帶具備形成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的勘探前景,這是松遼盆地深層天然氣勘探的歷史性重大突破和發現。隨后徐家圍子斷陷徐西斷裂構造帶衛深5井獲得高產工業氣流,展示松北斷陷深層天然氣發育地層超覆圈閉、火山巖巖性圈閉、砂巖巖性圈閉、披覆構造圈閉等多種類型的大中型勘探目標。2005年,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在斷陷中部達爾罕斷凸(吉林油田稱為中央隱伏隆起帶)腰英臺深層構造(吉林油田稱為哈爾金構造)距離華東工區邊界線約280米部署長深1井。該井采用水包油泥漿體系,實施欠平衡鉆井技術,2005年9月12日在登婁庫組(井深3650米左右)中途測試,日獲天然氣無阻流量46萬立方米。
長嶺斷陷層勘探前景樂觀
長嶺斷陷層領域是中國石化2005~2008年油氣勘探重點目標之一。2003~2005年,華東分公司對長嶺斷陷層達爾罕斷凸帶最有利遠景區進行了420平方千米的三維地震勘探。綜合研究分析認為,長嶺斷陷達爾罕斷凸帶主要發育原生氣藏,該帶是一介于長嶺牧場斷陷和查干花斷陷之間,走向近南北的構造高帶,局部火成巖發育,且厚度大,局部構造是大型斷鼻、地層超覆尖滅、火成巖體三位一體的復合型圈閉,是有利的油氣成藏區帶。
通過構造精細解釋落實有利構造帶,結合巖性及含油氣性預測,把預測結果與構造解釋結果疊合,編制構造與火成巖疊合圖,從而落實斷陷層火成巖—構造復合圈閉。復合圈閉面積大,形態完整,具有近源的良好油氣成藏條件,長嶺斷陷達爾罕斷凸帶達爾罕復合圈閉和腰英臺深層復合圈閉天然氣資源量約為1800億立方米,是近期鉆探的最有利目標。目前在該構造帶上已經部署了達2井、腰深1井兩口深井(腰深1井已獲天然氣重大突破)。目的是通過腰英臺深層構造的天然氣發現,帶動長嶺斷陷達爾罕斷凸帶的勘探,進而全面推動整個長嶺斷陷的天然氣勘探,爭取發現2~3個大中型天然氣田,提交天然氣儲量600億立方米,使松南東部新區成為中國石化資源戰略的重要接替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