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抗旱救災
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抗旱救災

文章來源: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2006-09-01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下屬重慶國能投資
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抗旱救災
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是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控股二級子公司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水務、燃氣等能源、資源項目開發與經營。今年7月以來,重慶遭遇60年一遇、渝西地區10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持續干旱導致小水電減少發電負荷120萬千瓦,高溫導致8月份民用電用電增長幅度高達40%。高溫旱災造成全市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企業經濟損失達34億元。
盡管在高溫旱災中經濟損失慘重,但是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下屬重慶國能公司仍然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克服自身因伏旱造成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的困難,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抗災賑災,為當地的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
公司下屬重慶松藻煤矸石發電項目公司向當地縣政府捐款30萬元,并發動公司員工捐款30023元;從7月12日開始,每天租用三輛車,無償為附近鄉村社區晝夜提供處理成本高達2.3元/噸的飲用水;7月下旬投資為占地拆遷村民安裝輸水管道及抽水設備,目前,已花費50余萬元,加上送水費用,共計花費83萬余元。下屬烏江電力實業(集團)公司盡力支持供電區域內抗旱救災工作,減少發電用水,力保農業灌溉及生活用水。
下屬合川自來水公司免費2.21萬元為13個社區安裝了自來水“一戶一表”,免費1.5萬元為嚴重缺水的農村送水6500余立方米。宏澤水務公司每日免費10立方米自來水由區政府送到受災群眾手中,同時積極配合區疾病防控中心義務做好農村非自來水水質化驗工作,確保受災群眾飲水安全。
面對高溫干旱的嚴峻形勢,重慶國能公司水、電、氣各條戰線的干部職工冒高溫戰酷暑,始終堅持正常安全生產,力求盡量降低災害損失,但這次歷史罕見的旱災,還是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了重大影響,至8月末,經濟損失達3000萬元以上。
1、電力板塊:電力項目公司因干旱嚴重,自發電量大幅減少,5-8月公司自發上網電量為18535萬千時,較上年同期30458萬千瓦時減少11923萬千瓦時,降幅達40%;因自發電量減少,為穩定市場,增大了外購電量,外購電成本因此大幅增加,5-8月公司外購電量38521萬千瓦時,較上年同期26027萬千瓦時增加12494萬千瓦時,增幅為48%,增加外購電成本支出約3400萬元;以上兩項共造成公司效益損失在3000萬元左右。松藻煤矸石發電項目公司所在的綦江縣8月15日創重慶有記載以來的最高溫,達44.5度,公司所在安穩鎮10個行政村,水稻幾乎顆粒無收,村村飲水告急,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
2、燃氣板塊:重慶施凱燃氣動力有限公司高溫下加氣站地表溫度最高達50度以上,因不能停產,部分露天作業人員出現了中暑現象,病假人員增多,正常排班生產難以進行;同時因高溫設備故障率有所上升,謝家灣加氣站一臺132KW電機、北碚加氣站箱式變壓器150W抽風電機損毀,雖經搶修恢復了生產,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售氣。
3、水務板塊:合川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因取水口水位下降到歷史最低,取水難度加大,導致上水量小,揚程高,耗電增加,僅7-8月累計少取水129810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33萬元;同時因久旱高溫,導致供水管道爆管增多,7-8月份發生DN50mm以上爆管36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萬余元。重慶宏澤水務公司因龍水湖水位下降至警界水位,無法正常取水,日產量只能滿足城區市民基本用水;同時供水設備運行負荷達到極限,設備磨損嚴重,制水出現困難。
面對嚴重災情,公司領導班子把保證用電、用水、用氣供應作為抗旱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全力投入不停產、保供應工作中。公司領導分別深入到各下屬企業,對供電、供水、供氣工作進行調研,發現問題及時研究,盡快解決,并對高溫下戰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慰問。各下屬子公司也根據實際,分別制定抗旱救災對策措施。
1、電力板塊:電力項目公司在抗旱救災工作中做到了“五加強”: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了抗旱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加強設備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三是加強電力調度,科學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四是加強全局觀念,增大外購電量,增幅為48%,增加外購電成本支出約3400萬元,最大限度保證了供電區域電力供應;五是加強內部管理,努力降低各項費用支出。
2、燃氣板塊:重慶施凱燃氣動力公司一是采取措施,搞好防暑降溫后勤保障工作;二是加強設備維護,每周定期進行設備巡查和安全檢查,及時排除故障隱患和安全隱患;三是啟動應急預案,一旦設備出現故障,迅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盡快恢復生產。
3、水務板塊:合川自來水公司在伏旱高峰供水時期,為有效緩解合川南城片區用水壓力問題,投資150萬元修建了南城調峰泵站,改建了配套的供水管網,同時改造了部份城區管網。宏澤水務公司投資近15萬元更換源水管瓶并對源水泵房進行了技改,投資近3萬元改用浮管式湖心取水,投資1萬元購置了檢漏設備減少每日水損約8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