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儲備糖儲備肉06年平抑價格應急救災作用顯著
中央儲備糖儲備肉06年平抑價格應急救災作用顯著

文章來源: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1-29
中央儲備糖、儲備肉06年平抑價格應急救災作用顯著
近幾年,中央儲備糖、儲備肉在保證供應、穩定市場和應急救災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006年,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孚集團”)遵照國務院決定,按照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和國資委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精心實踐儲備管理“操作零風險,作用最大化,運轉高效率”,完成中央儲備糖合計出庫122.5萬噸、入庫40萬噸、加工117.5萬噸、競賣拋售112.9萬噸,中央儲備肉累計出庫11.5萬噸、入庫17.5萬噸,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央儲備糖、儲備肉具體操作與宏觀調控任務,獲得了有關部門的好評。
一、中央儲備糖、儲備肉管理是華孚集團的核心工作之一,通過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新的儲備管理思路:
一是“操作零風險”。這一理念自2002年提出來以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具體做法是對儲備操作全過程按環節一一分解,逐個分析可能遇到的風險,逐步完善降低風險的辦法,逐項推廣切實可行的經驗和措施,充分利用新的現代化技術手段,一級抓一級,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實現全過程安全運行。2006年,在克服人員短缺、點多面廣、分散運行、管理經費嚴重不足、各項保障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再次實現了中央儲備糖、儲備肉“數量完整,質量完好”,連續第5年實現了操作零風險。
二是“作用最大化”。2006年,因受自然災害影響,國內食糖總產量僅882萬噸,食糖消費總量達1060萬噸,供需缺口很大,同時在國際市場糖價創25年新高和投機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糖價一度創歷史新高。為保證供應,穩定市場,國務院先后三次決定,國家有關部門十多次部署,將部分中央儲備糖分批投放國內市場。據統計,2006年,通過華孚集團下屬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中央儲備糖遠程競賣交易系統進行了12次拋售,實際成交中央儲備糖112.9萬噸(其中:成品糖107.9萬噸,原糖5萬噸),全部補充國內市場供應,平均成交價格為4439元/噸,成交總金額達50億元。投放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第一,保證了市場供應,穩定了糖價。確保了居民吃糖不斷擋、工業用糖不斷槽,國內糖價從2月初最高達5800元/噸,逐步回落到12月底的約3800元/噸并基本穩定;第二,保證了糖農的增收。本榨季全國糖農種植甘蔗和甜菜收入達255億元,同比增加65億元,全國糖廠利稅總額達98.6億元,同比增加34億元,雙雙創歷史新高,全國糖業實現了連續6年盈利;第三,運作基本實現了市場化、商品化,節約了中央財政支出,降低了調控成本。在中央儲備糖發揮保證供應、穩定市場的同時,中央儲備肉在應急救災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06年初,新疆阿勒泰、伊犁等部分地區連降暴雪,災區及其周邊肉類市場供應緊張,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華孚集團連夜組織落實商務部、財政部關于緊急投放400噸中央儲備肉的工作部署,將儲備肉以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質量投放災區,穩定了市場,穩定了民心,得到了災區政府和老百姓的稱贊。
三是“運轉高效率”。針對儲備操作范圍大、環節多、牽涉面廣、時限性強、政策要求高的特點,華孚集團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高效率運作管理體系和一支“打得贏”的能快速反應的操作隊伍,其中:下轄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承擔中央儲備糖、儲備肉日常管理和具體操作任務,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中國食品集團公司分別承擔中央儲備糖、儲備肉的主要儲存任務,國貿食品科學研究所內設的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擔中央儲備糖的公檢任務。操作中,各代儲單位、儲存企業“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統一,業務上密切配合”,各個環節的工作有條不紊,做到了準確、安全、及時和高效。
二、在看到成績和效果的同時,我們認為,對當前若干急待解決的問題也應妥善解決:
1、適當增加儲備規模,以符合應急保障要求。目前執行的160萬噸中央儲備糖規模還是15年前定的,當時全國食糖消費量僅600多萬噸。2007年全國食糖消費量預計將達1100萬噸,無論從理論上還是近幾年實踐都證明,現行160萬噸規模明顯偏小,至少需要再增加80萬噸,達到不少于240萬噸。
2、急需修訂中央儲備糖、儲備肉管理辦法。現行的中央儲備糖、儲備肉管理辦法還是十多年前制定的,有關費用標準等十余年不變,明顯偏低,項目殘缺不全,儲備相關企業經營遇到很大困難,長久下去國家儲備商品將難于維持正常運轉和確保儲備安全,急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