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7-07-24
武漢電網讓百姓清涼一夏
7月上旬,素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市早早迎來了今夏首輪高溫天氣,36.4攝氏度的氣溫使電網最高負荷驟然攀升至462萬千瓦,距離去年的最高負荷464萬千瓦僅半步之遙。武漢供電公司積極行動——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武漢江北電網(漢口及漢陽)形勢較好,江南電網(武昌)形勢令人擔憂,“多保少限不拉閘”成為武漢供電公司今夏的主要工作目標。
有效管理 提升度夏能力
去年夏季,武漢城區10千伏配電線路中共有91條負載率超過85%,其中過載線路10條。今年,通過加強技術改造、調整運行方式,86條線路(含10條過載線路)負載率過高的問題得到解決。今年5月,江北電網在220千伏岱家山變電站成功送電后,電網結構得到優化,基本滿足漢口地區夏季負荷快速增長的需求。但是,今年江南電網仍有多條線路可能出現“卡口”,加之青山電廠小火電機組退役,電力供應面臨不足。
據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武漢地區最大用電負荷將超過500萬千瓦。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據分析,當氣溫達到36攝氏度后,每升高1攝氏度,電網用電負荷約增長10萬千瓦。武漢供電公司表示,今年若遇持續高溫,武漢主網部分主變過載、線路超極限運行將不可避免。
面對迎峰度夏面臨的困難,武漢供電公司加大新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著力提高城市主網供電保障能力。該公司在重點線路加裝遠程遙視監控系統、互感器在線監測系統、線路污穢在線監測系統等電網運行的“千里眼”、“順風耳”。按照設想,武漢電網未來將利用可視化信息終端和網絡傳輸技術,集中監測重要線路、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從而實現向數字化電網的邁進。
該公司為運行線路設置調度紅黃線報警值,以武漢電網紅黃線管理手冊為載體,將營銷、生產、安全等整合成為反應機敏的聯合體,從而整體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和電網度夏能力。記者在7月4日當天的紅黃線報警清單上看到,諸如“澳門路澳16李澳姑線過黃線(459安),限值440安”等十多條線路的紅黃線報警情況一目了然。
此外,當供電線路負荷過高時,電網調度短暫停電5到10分鐘,讓社區居民在線路恢復送電后適當關閉少量家用電器,從而減輕電網負荷,避免大面積拉閘限電。在迎峰度夏的特殊時刻,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凸顯電網企業“有效管理”的科學性。
整治秩序 營造安全環境
在用電形勢尚好的江北電網,漢口、漢陽供電公司的管理者最為擔憂的是迎峰度夏期間的用電秩序。
7月5日晚,記者在參加漢口供電公司集中開展的反竊電專項行動時,目睹了現場查獲的形如汽車防盜器的遙控竊電裝置。據介紹,這種近來出現在武漢的竊電裝置,在市場上花幾百元錢即可購得,且竊電手法智能、手段極為隱蔽。
在花樓街20209臺區反竊電現場,正在指揮行動的漢口供電公司總經理戴詩斌告訴記者,雖然該公司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大規模的集中反竊電行動,但老城區竊電現象屢查不絕,屢禁難止。無序用電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位于漢口鬧市區的20209臺區線損高達49%,居民正常用電難以保證。
漢陽的形勢更加令人吃驚。漢陽供電公司遞交給當地政府的一份專題匯報材料顯示:漢陽地區竊電行為猖獗,僅今年1至6月,就損失電量6946萬千瓦時,占同期漢陽供電公司售電量的近7%。在該公司供區內,城網、農網交織,舊城改造拆遷面積大。據統計,目前僅漢陽營業所就有30個臺區面臨大面積拆遷,2004年至今損失電量達300萬千瓦時以上,其中今年損失191萬千瓦時,涉及11個拆遷辦。而隱身城鄉接合部的諸多小型黑加工廠,多采用破壞計量裝置和繞越電表的方式竊電,以每家負荷80千瓦計算,每月損失電量在數萬千瓦時以上。
面對嚴峻形勢,武漢供電公司及所屬各供電公司不斷加大反竊電專項行動的力度和密度,同時配合公安機關加大對盜線行為的打擊力度。為確保市民正常用電,武漢供電公司承諾:“被盜的居民線路將在24小時內恢復供電?!睗h陽供電公司總經理鄢云中告訴記者,為提高轄區供電質量,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進行臺區改造工程,目前,計劃內250個電力變壓器臺區老舊供電線路的改造工作已大部分完成。
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武漢電網仍將經受一波又一波熱浪的考驗。在電網員工們“精心組織、精心運行、精心維護”之下,江城百姓也會安享炎夏中的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