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8-07-15
7月14日,新疆電力公司組織召開伊犁電源基地電力外送南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預審會,對連接南北疆電網的第二通道伊犁至庫車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預審,標志著南北疆電網第二通道建設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伊犁州和阿克蘇地區領導表示將全力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設。
北疆重鎮伊犁是新疆最主要的能源基地,擁有豐富的水利和煤碳資源,目前全疆最大的兩座水電站均已在伊犁建成投運。截止2007年底,伊犁總裝機容量997兆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890兆瓦,全地區夏季富余電力560兆瓦。即使到了冬季枯水期,富余電力仍高達340兆瓦以上。到2010年伊犁富余電力可突破1030兆瓦,遠遠超出目前電網的外送能力。“十一五”末,伊犁境內的特克斯山口、吉林臺二級等一批水電站將相繼建成投運。2030年前,國開投伊犁火電廠、中電投伊犁火電廠,中電投伊寧熱電廠和國電伊寧熱電廠等多座燃煤電廠也將陸續建成投運,伊犁將成為新疆最重要的電力外送基地。而目前南疆裝機容量為1820兆瓦,僅占全疆總裝機容量的21%,電力供應相對緊張。經統計,南疆五地州電力負荷缺口約在290兆瓦左右。
雖然從伊犁到南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直線距離僅200余公里,但由于天山山脈阻隔,目前尚無法直接送電,富余的電力只能先輸送到烏魯木齊后再轉至南疆。致使220千伏電網送電距離過長,功率迂回達1700公里,嚴重限制了北疆電網向南疆電網的送電能力。
為了將伊犁豐富的電力直接送往南疆,新疆電力公司多次組織相關部門設計方案,計劃架設一條能夠直接貫通南北疆的第二通道,將北疆電力直接送至南疆。2007年5月,新疆電力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蘇勝新率隊親臨線路起點和終點,對建設伊犁至庫車輸電線路的可行性進行初步考察。2007年8月,新疆電力設計院派出工作組對伊犁至庫車輸電線路全線進行踏勘,完成初步選線工作。2008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伊犁調研期間,對建設南北疆電網第二通道表示大力支持并給予厚望。
據了解,伊犁電源基地電力外送南疆工程計劃建設伊犁至庫車750千伏輸電線路,初期降壓220千伏運行。工程由伊犁恰甫其海水電站出線至阿克蘇地區庫車縣220千伏龜茲變電站,線路全長210公里。半數以上線路將穿越海拔2600米以上的天山山脈,最高處海拔可達3880米。整個工程預計總投資8.1億元。根據大方式潮流計算結果,伊犁至庫車輸電750千伏建成以后,預計全網網損可下降9.5%,北疆電網向南疆電網送電能力將提高3倍。
作為新疆的象征,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2001年6月17日,新疆電網從烏魯木齊方向實現了南北疆聯網,首次送電過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