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8-11
為服務北京奧運,中國氣象衛星家族成員齊上陣。目前,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制的在軌運行的極軌衛星風云一號D星,靜止衛星風云二號C、D雙星,包括還處于在軌測試階段的中國新一代極軌衛星風云三號A星,早已擦亮了眼睛,以監測北京奧運期間的風云變幻。
裝載著11個國際先進儀器、探測通道達到90個的風云三號A星,以其250米的高空間分辨率監視著大范圍的氣象災害,且不分晝夜地對氣象環境進行監測。它不僅能對奧運會主、協辦城市的天氣進行監測,還可以報告全球的天氣變化情況。它每天會對全球掃描兩次,每次掃描寬度為2900公里。其上攜帶的大氣紅外垂直探測儀,可以在地面上空30多公里的范圍形成立體探測,將大大增強奧運氣象預報的精細化和準確度。
奧運會舉辦期間空氣質量、紫外線輻射等情況備受運動員關注。為此,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風云三號A星上裝載的紫外臭氧垂直探測儀、紫外臭氧總量探測儀、地球輻射監測儀等遙感儀器,首次推出大氣污染狀況、城市氣溶膠、太陽紫外輻射和城市熱環境等精細化的環境監測分析產品。利用微波遙感儀器,對大氣溫濕度的垂直分布狀況進行監測,通過科學反演,把溫度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推導出來,為分析大氣的運動和變化及提高中長期數值預報能力和天氣預報準確率提供支撐。此外,風云三號A星上搭載的空間環境監測儀器,為奧運會期間提供空間天氣保障服務。
風云二號C星、D星兩顆“姊妹星”,形成“雙星觀測、互為備份”的格局,在我國36000公里上空靜觀天氣變化;而風云一號D星和風云三號A星則圍繞地球南北兩極不斷旋轉,對天氣進行全球、全天候、三維和定量化探測。一動一靜的配合,讓奧運期間的風云變化全都落入衛星敏銳的監視范圍內。
針對奧運和汛期氣象服務的特殊需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啟動靜止衛星雙星加密運行模式,每15分鐘即可獲取一張衛星云圖,從而實現對天氣系統的連續變化情況、發生發展過程的宏觀、實時監控。
風云二號衛星將提供對天氣實況實時監測的云圖圖像產品,供預報員使用的、經過定量反演的產品以及經過人工交互分析的服務產品。目前,奧運會的相關網站上已經能看到相關產品,衛星動畫云圖的實時性、可視性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