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完成山東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
國家電網完成山東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8-11-06
山東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傳來捷報,截至10月底,濟南歷城、煙臺福山、臨沂河東3個區,即墨、昌邑2市和廣饒、博興、寧陽3個縣共8個縣(市、區),濟南歷城港溝鎮等141個鄉鎮,昌邑市于家郜村等5314個村順利通過新農村電氣化驗收,山東省今年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目前,山東共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19個、電氣化鄉鎮219個、電氣化村7714個。
本次驗收由山東省經貿委和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聯合組織。山東省經貿委有關領導參加驗收時說:“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新農村電氣化工程建設,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以來,山東公司認真總結前兩年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經驗,在原有基礎上緊緊圍繞“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履行服務“三農”社會責任,大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山東公司堅持分類指導,統籌協調,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規劃;扎實開展標準用電村建設,推廣應用國家電網公司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典型供電模式;堅持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嚴格執行電氣化建設標準,通過多種形式積極促進電氣化建設。
山東公司還進一步加大農網建設改造力度,積極推廣應用適合農網特點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提高農村電網的現代化裝備水平,使農網科技含量和自動化水平邁上新臺階,強化農網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線損率等主要指標的管理水平,提升農電服務水平。
“有了可靠的電力保證,我們村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興建了粉皮廠、粉絲廠,就地消化本村生產的地瓜,把村里富余勞動力集中起來,提高了村里和村民的收入。明年我們準備再上一臺變壓器,擴大產量。”濟南市歷城區前二舍村支部書記李克建談起電氣化村建設十分興奮。
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農村電網健康水平明顯改善,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性提高,低壓線損率進一步降低;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優質規范的供電服務,成為農村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電氣化村、鎮建設,有效帶動了農村小加工、小作坊以及鎮域經濟的蓬勃發展,農民收入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農民紛紛用上了空調、電磁爐、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生活環境也更加美觀、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