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研制的風云三號A星投入試運行
航天科技研制的風云三號A星投入試運行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11-20
今年5月27日成功發射的風云三號A衛星,經過300多名科技人員5個月的在軌測試,目前已具備了業務試運行的基本條件。11月18日,中國氣象局舉行了風云三號A星及地面應用系統投入業務試運行啟動儀式。
風云三號A星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第八研究院研制,是“十五”期間我國民用航天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研制難度大、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一顆對地觀測衛星,該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全球對地觀測業務衛星序列。風云三號A衛星投入業務試運行,標志著我國成功實現了極軌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是航天科技服務國民經濟的又一力作。
作為我國新一代風云極軌氣象衛星的首發衛星,風云三號A星天具有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遙感監測能力,實現了我國氣象衛星從單一遙感成像到地球環境綜合探測、從光學遙感到微波遙感、從公里級分辨率到百米級分辨率、從國內接收到極地接收的四大技術突破,將在我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生態環境和自然災害監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按照“邊測試、邊應用、邊服務”的要求,該衛星在2008年汛期和奧運天氣會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為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和航天員出艙活動等重要航天活動提供了空間天氣預報保障服務。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是我國氣象衛星發展歷史上建設規模最大、功能最先進、技術最復雜的系統,在全球海量資料獲取、數據傳輸與處理時效、定量應用化程度等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將為衛星的應用效率的發揮提供堅實的保障。針對風云三號A星多儀器、多通道、多產品、高速率、高時效等新一代衛星的應用特點,新建成的應用系統包括北京、廣州、烏魯木齊、佳木斯四個國內地面接收站和北極地區的瑞典基律納地面接收站,以及位于北京的系統運行控制中心、數據處理和存檔服務中心 、遙感監測應用中心,及分布全國的應用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