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08-11-25
11月15日,家住武漢市青山區的朱望明老人,又踱步至天興洲大橋附近,望著已掛設完斜拉索的主橋,老人喃喃自語:“就快修好了,我家門口也有過江大橋咯!”
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的這座大橋,圓了周圍老百姓的一個夢。從1992年起,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開始研究設計天興洲大橋,到2004年9月該橋開建,歷經12年。
“其間數易其稿,也是為了盡可能發揮大橋的功能。”中鐵大橋院總工程師高宗余說,設計部門在橋梁連接線的選擇、公路鐵路的對接上進行了反復勘察,光勘測工作前后就歷時近7年。
正因為嚴格的勘測設計,天興洲大橋一舉拿下了同類型大橋的四項“世界之最”:斜拉橋主跨跨度504米;同時承載2萬噸的荷載量;高達200公里的列車運行時速;主桁寬度30米,被譽為中國公鐵兩用橋梁建設史上的第五座里程碑。從參與萬里長江第一橋設計,到后來自主設計建造南京長江大橋,再到運用頂尖技術設計的天興洲大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見證了橋梁事業的發展歷程,也創造了自己的“設計史”。
作為中國橋梁設計領域的領跑者,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為中國橋梁設計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半個世紀以來,中鐵大橋院共勘測設計公路、鐵路、市政等大型、特大型橋梁600余座,其中長江大橋40座,黃河大橋23座,跨海大橋15座,工程項目遍布國內外。
如今,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具備了公路行業(特大橋梁)、市政公用行業(橋隧、地鐵輕軌)、鐵道行業(鐵路橋梁)、工程勘察綜合類、工程咨詢和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對各種類型的橋梁勘測設計工作具有完整、系統、先進的數字化生產能力;自主開發了預應力梁分析程序PRBP、預應力梁CAD系統PCBCAD等橋梁分析、繪圖及水文設計軟件包……
同時,通過科技創新,該院在國內橋梁史上寫下了種種輝煌:汕頭海灣大橋,開創我國現代懸索橋先河;瀘州長江大橋,長聯、大跨、中間剖縫的單壁墩設計均為國內首創;杭州灣大橋,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主要設計者也是中鐵大橋院……
去年,中鐵大橋院獲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這一成績居橋梁界前列,在全國交通工程領域也是名列前茅的。
面對成績,中鐵大橋院黨委書記田道明說得最多的還是那句話:“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堅持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