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斌:通過結構調整改善同質化競爭 抵御風險能力增強
任洪斌:通過結構調整改善同質化競爭 抵御風險能力增強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9-09-23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推出《輝煌60年·國企巡禮》高端訪談,邀請中央企業領導做客國務院國資委網站聊天室與廣大網友共同分享中央企業60年來的成績和經驗。今天為高端訪談第四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訪談。以下為部分訪談實錄:
[主持人: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任總好,國機集團是機械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從1997年成立到今天,走過了12年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請您介紹一下國機集團今天的發展情況。
[任洪斌]:今年上半年,國機集團仍然以較好的勢頭在發展,盡管我們遇到了金融危機,遇到了各方面的困難,但是國機集團由于前些年采取了結構調整,加大了市場開拓的力度,特別是把同質化競爭的情況通過結構調整有所改善,所以今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進出口總額和各方面事業都有了比較大的發展。1到8月份,我們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了628.5億元,同比增長13.8%,我們實現了利潤總額和去年同比增長了46%。很多人都在問我國機集團這些年為什么能夠這么快的發展,我覺得這得益于我們機械工業早做了結構調整,所以抵御風險的基礎比較強。如果遇到了金融危機,再進行結構調整可能就來不及了。第四就是主業發展的情況。有一些中央企業和我們國機集團比較類似,就是由政府的行政手段組建的集團。當初我們的業務比較分散,企業規模參差不齊,缺少凝聚力和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后來我們從2001年開始把資源整合和組織架構再造作為改革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口,進行了戰略重新制定,加大了重組的力度,引進增量、整合存量,著力解決集團產業布局和內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當時有一位老領導說,這個集團一定要集而成團,如果各自分散、各自經營,最后僅僅是把經營的數字集中到一起是不行的。
[任洪斌]:經過深入地調查研究,我們結合了現代產業鏈的理論,明確了集團的發展戰略責任和主要地位,我們以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外貿易、高新技術開發為戰略設定,依據當時集團所屬企業的資源特點,國機集團提出了以完善產業鏈為目標,向我們的優勢企業、優勢業務、優勢經營者進行集中優化配置。這種優化配置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當時80家企業,經過重組現在還有50家,其中有30多家企業被重組到了集團不同的資源當中,這項工作我們會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