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輕烴上產瞄準百萬噸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輕烴上產瞄準百萬噸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11-23
11月4日,60噸輕烴從海拉爾首次運抵大慶。大慶油田2012年輕烴上產將達100萬噸,今年已生產輕烴70.5萬噸,完成了全年任務的85%。
輕烴是化工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為了實現天然氣的高效綜合利用,大慶油田花大力氣改造天然氣深冷處理裝置,使天然氣中潛含的大量輕烴得以回收。據統計,近6年來,通過實施天然氣深冷裝置改造,大慶油田增加輕烴產量19.5萬噸。
大慶油田輕烴儲量十分豐富,這對于油田持續穩產和接續產業發展意義重大。據了解,輕烴產量計入原油總量,每多生產1噸輕烴就相當于多產1噸原油。
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從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的大局出發,做好“精”字文章,精心謀劃項目上產,依靠技術進步換產量,強化管理增加效益,全面吹響了產量“沖鋒戰”的號角。
上項目、建裝置,是實現“輕烴上產”目標的必要硬件保證。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圍繞油氣初加工業務鏈上的產、供、銷關鍵環節,對現有的氣加工裝置、原穩裝置和系統管網進行全面檢查。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制定了在3至5年內實現“輕烴上產”目標。今年,在距大慶市區1000多公里的海拉爾蘇1原穩項目建設中,大慶人克服遠離親人、條件艱苦、冬季不能施工等困難,力保了蘇1原穩等一批“上產”重點工程如期竣工。9月16日,北Ⅰ-2深冷項目開工,2011年建成投產南II-1深冷裝置,目前這些項目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創新技術,集中技術資源優勢,攻克生產瓶頸。針對伴生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原油含水高和油氣雜質高的“三高”技術難題,大慶天然氣分公司探索推廣適合現場工況條件的新方法、新工藝,優化操作參數,提高裝置的適應性,提高了裝置收率。他們著力在輕烴上產、安全生產、防腐防垢、節能降耗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現場實驗步伐,攻克了制約安全平穩生產與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目前,他們步入了關鍵技術“成熟一個、推廣一個、見效一個”的良性發展軌道,為輕烴上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強化管理,精細操作,提高效率。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從抓管理、促上產入手,把管理挖潛作為實現上產的重中之重,圍繞提高裝置“三率”,實施“三化”挖潛措施,靠抓管理一滴一滴地從裝置中“擠”輕烴。他們針對已運行24年的中七淺冷站深挖裝置潛力,細化操作,找出裝置經濟運行的各種參數組合,制成裝置運行巡檢操作卡,要求員工按“卡”調整參數,使裝置所有運行參數始終保持在最佳組合狀態,使老裝置煥發了青春:輕烴收率1.18噸/萬立方米,超過了裝置的設計能力。
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科學管理,高效經營,扎實推進輕烴上產100萬噸目標,努力使天然氣成為大慶油田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原油持續穩產、創建百年油田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