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11-25
月初以來,全國大范圍遭遇低溫雨雪天氣,天然氣供應趨緊。為應對緊急形勢,中國石油各油氣田、輸氣管道開足馬力,一方面通過數萬公里長輸管道,每天向華北、華東、西北、西南及“兩湖”地區輸送天然氣1.2億立方米,一方面向全國其他地區供氣及從儲氣庫采氣7000多萬立方米,合計創下每日供氣近2億立方米的紀錄,以幫助這些地區抵御嚴寒。
西氣東輸淮武線:輸氣量突破30億立方米
11月13日,連接西氣東輸管道和忠武管道的西氣東輸淮武線輸氣量突破30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兩湖地區天然氣供應不足問題。
淮武線把川渝氣區和湖南、湖北兩省的天然氣市場連接起來,是華中地區一條重要聯絡線和能源保障線。管道北起淮陽分輸站,南至武漢末站,途經河南、湖北兩省,全長445公里,年設計輸氣量為15億立方米。該管道于2006年12月16日投產以來,第一年輸氣量約5億立方米,第二年即猛增為12億立方米左右,第三年升至18億立方米。日分輸量最高達539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全年輸氣量可達20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兩湖地區的天然氣供應不足問題,成為兩湖地區名副其實的主力氣源。
今年8月21日,隨著潢川站壓縮機組成功起運,這座站場由分輸站改為壓氣站。這項專為淮武線增輸而建的工程,將有效增加淮武線輸氣量,滿足兩湖地區日益增長的天然氣需求。
負責淮武線建設運營的西氣東輸豫鄂管理處堅持“運行一刻不能停、供氣一刻不能斷”的原則,每年從上至下簽訂安全生產承包責任書,每季度召開QHSE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對安全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和部署,每周開展一次安全案例講座,全員QHSE意識不斷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目前,兩湖地區已迎來冬季天然氣需求高峰,管理處細化安全運行方案,優化運行工藝,組織各站隊精心維護養護設備,保證冬季安全平穩供氣。
陜京管道:向首都輸氣連創新高
11月15日北京正式供暖以來,陜京管道向北京市供氣量不斷攀升。正式供暖首日,陜京管道向北京輸送天然氣3553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189萬立方米,增幅達50%;11月17日,陜京管道向北京日供氣突破400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幅達59%。
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數據顯示,從11月2日向北京日供氣1060萬立方米,到11月17日日供氣達4016萬立方米,只用了15天,陜京管道向北京的日供氣量翻了近兩番,已接近上一采暖季向北京的最高日供氣量4500萬立方米。
2008年,為成功舉辦奧運會,北京的天然氣用量較以往已經翻番。今年,北京市政府為建設“綠色北京”,進一步采取各項措施減少大氣污染,預測今冬明春全市用氣總量將達到47.6億立方米,比上一個采暖季增加6億立方米。
為保障今冬明春向首都供氣,11月18日,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下發了《關于加強冬季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公司各輸氣處、分公司進入管道系統冬季大氣量運行階段以后,做好防凍、檢查設備保溫、伴熱情況等“八防”工作,做好強降雪、降溫等極端天氣的應急預案,確保極端低溫環境下管道系統的正常運行。
澀寧蘭管道:為甘青居民持續增供天然氣
近期的暴雪天氣令各地天然氣需求量大增。隨著甘肅、青海兩省出現連續降雪降溫天氣,澀寧蘭管道沿線地區進入大氣量供氣時期。截至11月21日上午8時,日供氣量已連續一周突破100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80萬立方米。
今年隨著天然氣各類用戶的增加,天然氣用量將繼續增大。為此,蘭州輸氣分公司啟動冬季供氣應急預案,全力以赴保證居民供暖和生活用氣。
據了解,目前澀寧蘭輸氣管道輸配系統運行平穩。蘭州輸氣分公司針對用戶增加的現狀,做好供氣量的計劃與分析,針對各用戶的用氣量做好日指定工作,及早調配沿線居民采暖、生活用氣,確保甘肅、青海兩省居民溫暖過冬,為應對冬季大氣量供給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