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12-11
12月4日,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召開的原油間歇輸送專題會,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和攻關,鄯蘭管道在復雜情況下實施原油間歇輸送取得成功,獲得寶貴試驗數據,積累了經驗,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
安全、可靠地實現原油間歇輸送一直是困擾長輸管道運行安全的復雜課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世界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受市場需求下降的影響,國內石油石化產品需求萎縮,西部管道公司原油、成品油輸送不得不維持低輸量運行,加之管輸油品凝點高、品種多、摻混比例不確定等因素影響,公司安全生產、成本控制等面臨考驗。
自今年年初開始,西部管道公司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低輸量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科研力量,加大攻關力度,加快推進運行試驗和適應性改造等工作。生產運行專業小組配合北京油氣調控中心做好輸油生產方案及應急預案的編制。科學研究專業小組負責組織超低輸量輸送工藝及停輸再啟動研究開題、立項及組織工作,并協調組織現場試驗及成果總結和評價。安全專業小組負責監督低輸量下輸油生產過程是否合規,組織開展相關風險評價;保障專業小組負責組織低輸量適應性改造的科研、立項和初步設計,落實低輸量改造、科研和凝點監測。在各專業部門密切配合下,依靠科技與生產實際的緊密結合,先行開展了室內研究和模擬計算,在取得模擬計算成果的基礎上,在鄯蘭線實施24小時、36小時、48小時停輸現場工業試驗,獲得大量科研數據,掌握復雜條件下(混合油)安全、可靠組織間歇輸送的規律。
在實施間歇輸油試驗中,為確保鄯蘭管道安全生產,這個公司抽調精兵強將,組建6個巡查隊,加強管線巡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