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12-28
12月25日,中國石油吉林油田長嶺氣田正式建成投產,形成年10億立方米天然氣綜合配套生產能力。這是我國建成的首個集天然氣開采、二氧化碳埋存驅油的一體化項目。長嶺氣田的投產,標志著這個開發半個世紀的老油田,實現以原油生產為主的一元結構向油氣并舉二元結構發展的成功轉型,為吉林油田實現“681”發展目標提供新的資源。同時,對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緩解吉林省當前天然氣供給的緊張局面、加快吉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吉林油田是一個典型的“三低”油田,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和持續發展,2004年原油產量跨越500萬噸,實現了幾代石油人的夙愿。站在新的起點,按照中國石油集團“加快發展、建設千萬噸級油氣田”的部署,吉林油田新一屆領導班子著眼于較豐富的后備油氣資源和難得的發展機遇,科學制定“油氣并舉、實現‘681’、建設科技安全和諧大油田”的發展戰略。5年來,吉林油田一以貫之地精心做好“油氣勘探、油田開發、天然氣業務”三篇文章,把天然氣勘探開發作為企業加快發展的戰略性增長極,努力在天然氣勘探上尋求大突破、大發現、大場面。2005年9月25日,部署在松遼盆地南部長嶺斷陷中央隆起帶長嶺Ⅰ號火山巖體上的長深1井,經中途裸眼測試獲日產天然氣46萬立方米,無阻流量150萬立方米,實現了天然氣勘探的歷史性突破,從而發現了松南深層第一個大型整裝高產氣藏。
長嶺氣田埋藏深、地溫高、火山巖儲層非均質性強,同時天然氣中伴有二氧化碳,開發建設這樣的氣田屬世界級難題,國內外都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可以參考。從2006年起,中國石油集團相繼啟動“吉林油田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氣開發和二氧化碳資源綜合利用”重大專項以及“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驅重大開發試驗”項目。經過3年的刻苦攻關,深層火山巖氣藏精細描述技術、深層火山巖裂縫性儲層欠平衡水平井鉆井完井技術、二氧化碳分離與防腐技術和二氧化碳驅油礦場試驗等系列技術均取得重要突破,為長嶺氣田采用水平井開發、達到少井高產高效以及通過二氧化碳分離注入附近油田驅油提高儲量動用率和原油采收率,進而實現二氧化碳有效利用和減排等綜合效益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長嶺氣田從勘探發現、評價、試采到建成投產,僅用4年時間,創造復雜氣田開發建設的新速度。長嶺氣田的建成投產,為含二氧化碳氣田開發提供寶貴經驗,也為長春市、吉林市和松原市等城市重要工業企業和居民用氣提供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