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0-03-17
跨入21世紀,我國的汽車業以風馳電掣般地速度迎接著經濟全球化。一汽人載著與時俱進的新觀念踏上了以做強做大自主事業為標志的第四次創業征程,開啟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建設“自主一汽、實力一汽、和諧一汽”新時期。
中國一汽 打造自主品牌競爭力
這幾年,中國一汽通過深化與跨國公司戰略合作和海外市場的開拓,使企業步入以全球視野、引進全球資本發展企業新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一汽始終堅持“自主發展、開放合作”戰略方針。圍繞著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努力打造自主品牌的競爭力,使自主事業得到發展。
自主品牌:形成全系列陣容
“解放”、“紅旗”是中國一汽創造的我國商用車、乘用車的元勛品牌。步入新世紀后,他們加快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步伐,2002年,通過重組天汽,擁有了經濟型轎車的自主品牌“夏利”。他們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提出并實施“1233”投資戰略,轎車突出“跟”,中重型車突出“干”,輕型車突出“借”,構建自主的產品模型。2006年7月15日,中國一汽自主研發的高端產品“紅旗盛世”也在長下線,2006年8月18日,他們精心打造的奔騰轎車上市,在這一天,一汽自主研發的“和諧?示范車”威志也在天津下線,作為中國一汽高端轎車、中級轎車、經濟型轎車的代表產品,這三款車的研發成功,發展了一汽自主轎車系列產品,使一汽的自主產品鏈由原來的“解放”、“紅旗”、“夏利”三大系列擴展到“解放”、“紅旗”、“夏利”、“奔騰”、“威志”五大系列。五大系列涵蓋了中國一汽中、重、輕、轎、客、微全系列自主產品。
自主新品:競爭優勢凸現
近年來,中國一汽本著為用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優勢產品的原則,陸續推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戰略產品。在商用車領域:完成了解放第五代產品系列開發和投產。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的J5P6×2牽引,J5P加強型等車型,填補了國內重中型卡車產品線的空白。解放(駿威)J5K系列產品載貨車的開發獲得了2008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的二等獎。“一汽解放第五代奧威重型系列商用車及其重型柴油機”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國內汽車行業首次以整車形式獲得的最高獎項。實現了解放第六代產品牽引系列車型的投產,使一汽擁有了同步于世界卡車發展技術,適應中國國情的世界級的全新商用車產品平臺,標志著一汽已經具備生產世界級高端重卡產品的能力。2009年,解放中重型卡車銷售18萬輛,同比增長15.9%,取得高于行業增長的業績。
在乘用車領域:“奔騰”上市后銷售不斷傳來喜訊。在上市不到1個月時間里,取得了2500輛的銷售業績。2007年底,終端銷售突破4000輛。2008年下半年,在整個汽車市場連續6個月下滑的大環境下,奔騰卻 “逆市上揚”,銷售量節節攀升,就是在2008年6-8月車市最黯淡的時候,奔騰依然保持四千輛以上的月銷量,位居國內自主品牌中高級轎車領域的月銷榜首。2009年奔騰轎車以年銷售8.8萬輛,同比增長85%的驕人業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一汽自主中級轎車的市場地位。
自主基地:支撐起自主未來的目標
在“十五”期間,中國一汽基本完成了輕微型車產品結構與企業布局調整。2002年,重組天汽后,中國一汽擁有了卡車基地、經濟型轎車基地、輕微型車基地三大自主基地。著眼于未來的競爭,2003年7月15日,一汽在長春啟動解放卡車新基地、轎車新基地建設,這兩大基地都具有世界制造工藝水平,它的建成和投產,使一汽自主產品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模式得到了新的飛躍,具備了參與未來競爭的技術優勢。
近兩年來,圍繞著擴大一汽自主產品的未來的市場規模,眾多的基地項目相繼奠基并投入建設:2008年1月25日,天津一汽夏利華利新工廠建設項目開工,這個新工廠建成后,將具備15萬輛的整車生產能力; 2008年8月27日,一汽舉行了轎車自主車型擴建工程奠基儀式。這個新工程將在2010年完工并投入生產,預計到2012年,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產能將達到20萬輛;2009年5月27日,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十萬輛輕卡工程啟動,這個項目2010年12月竣工,設計規模20萬輛,一期工程10萬輛;2008年12月18日,中國一汽新能源客車基地項目步入實施,新基地計劃于2010年7月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2013年前實現年產3000輛客車的生產規模,其中新能源客車將占總產量的50%。這些項目的落成與投產,將使中國一汽的自主產品生產能力提到大幅提升,為自主發展開創更大的成長空間。
研發體系:夯實自主事業的根基
中國一汽擁有國內最具實力的汽車研究機構和科研隊伍。中國一汽的技術中心已成為我國汽車行業集科學研究、產品研制開發于一身的規模最大、科研手段先進、綜合實力與技術力量雄厚的技術研發中心。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一汽已形成了以技術中心為主體,其他事業體共同參與的從產品策劃、產品設計、生產準備到生產、質保、采購、銷售、服務的全過程支撐自主發展的研發格局。形成了長春、天津、無錫、青島互為補充的研發網絡,搭建了產品技術、開發技術、基礎技術和制造技術并重的科技架構。
目前中國一汽已擁有汽車專利技術475項,位居行業第一。在整個轎車47項關鍵技術方面已掌握了27項,商用車45項當中已經掌握了32項,具備了商用車全系列自主開發能力,建立了經濟型轎車、中級轎車兩個自主研發平臺。中國一汽的自主研發專業覆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汽車電子、整車、關鍵總成及零部件;研究開發深度包括技術預研究、平臺和技術升級產品以及適應性產品的開發。初步形成了“生產一代、開發一代、準備一代”的產品研發格局。
做實改觀:推動自主事業前行的車輪
2009年,是中國一汽實施“三年兩改觀”的開局之年。所謂的“三年兩改觀”是中國一汽實現以做強做大一汽自主事業為標志的第四次創業的近期奮斗目標:他們力爭用三年時間,使自主戰線經營面貌明顯改觀,使自主產品競爭力明顯改觀。在過去的2009年,中國一汽自主戰線全面發力,轎車與中重型卡車的競爭力明顯提升,卡車、輕型車、微型車的增長速度均超過行業,新產品擔當拼搶市場主力的格局已經形成。
2010年,“做實改觀”已成為中國一汽工作的主線之一。一汽的自主戰線將通過強化產品技術、質量、成本、銷售、服務、管理、制度和體系建設等各項工作,實現“做實改觀”的具體目標。新的一年,也將是一汽自主新品“密集投放年”,解放J6P/J6L、奔騰B50年型、奔騰B70年型、夏利V5年型等多款自主新品將為正在崛起的我國自主汽車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堅信:中國一汽“做實改觀”的新成果,將為其做強做大自主事業增添堅定的信心和必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