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遭受雨雪霜凍災害,加重市場中長期資源偏緊預期,紡織企業補庫積極,國內棉價大幅上漲,期、現價格迭創新高。鄭棉主力CF009合約價格突破前期盤整區間,一度觸及18340元/噸。撮合連續三天大幅上漲,兩度全線漲停,MA1007合同價格達到18780元/噸的歷史新高。5月21日,代表內地標準級棉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7072元/噸,較上周上漲409元/噸,漲幅2.5%,比上周擴大1.1個百分點;鄭州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價18140元/噸,較上周上漲945元/噸,漲幅5.5%;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均價18647元/噸,較上周上漲813元/噸,漲幅4.6%;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結算價17420元/噸,較上周上漲650元/噸,漲幅3.9%。
國內棉市強勢運行,究其原因,首先,供給偏緊為棉價上漲提供支撐。其次,不利天氣為當前棉價注入上漲動力。今年低溫寡照不利春播,近期新疆又遭遇雨雪霜凍災害,棉花生長前景令人擔憂。此外,棉價上行還得到下游需求的配合,紗價漲幅大于棉花。截至5月21日,國內3級皮棉價格較年度初期上漲32.3%,同期32支純棉普梳紗均價上漲33.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紡織企業經過近一個月的集中補庫,目前多數大型紡織企業原料庫存水平升至2個月左右,普遍高于上年同期,加上在途的新疆棉、進口棉,不少大型企業的庫存甚至可以用到9月份。棉價不斷上漲,滌短價格下跌,棉花消費勢必受到抑制,供需偏緊格局將有所舒緩,后期行情仍存變數。為此,涉棉企業有必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謹慎經營。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拖累相關市場表現,美國經濟數據不佳令投資信心進一步降溫。截至5月15日的一周里,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2.5萬人,大幅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下降0.4萬人;美國經濟諮商局數據顯示,4月份先行經濟指標環比下降0.1%,低于市場預期的增0.2%,為2009年3月以來首次環比下滑。受以上因素影響,5月20日道瓊斯指數創近一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觸及今年2月10日以來最低水平;紐約市場油價一度跌至64.24美元/桶,創去年7月底以來最低價。盡管外部環境不利,但在中國增發配額刺激美棉出口預期等因素的支撐下,ICE棉花期貨繼續上漲,預計后市基本面利好仍將主導國際棉價保持強勢。5月21日,ICE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價82.97美分/磅,較上周上漲2.25美分/磅,漲幅2.8%;代表進口棉中國港口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為90.72美分/磅,較上周上漲2.62美分/磅,漲幅3.0%。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985元/噸(以6.8276匯率計算),低于國內市場價格1087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42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6400元/噸,低于國內市場672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37元/噸。
國內棉區棉花長勢方面,黃河流域棉區棉花長勢良好,部分棉田有輕微蚜蟲蟲害。長江流域棉區溫度、濕度適中,部分地區出苗狀況不佳,移栽時間較往年推遲7-10天。受降雪霜凍天氣的不利影響,西北內陸棉區氣溫偏低,棉苗生長遲緩,部分棉田需要重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