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的除CCD立體相機以外的六種有效載荷已全部開機,按計劃陸續開展科學探測,而用于獲取月球表面及“嫦娥三號”衛星備選著陸區高分辨率圖像的CCD立體相機預計于10月下旬擇日開機。
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了七種有效載荷,分別是CCD立體相機、激光高度計、γ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微波探測儀、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其中,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γ射線譜儀在衛星奔月期間已經開機工作。除CCD相機以外的其他三種載荷在衛星進入工作軌道,轉入側飛狀態后陸續開始在軌測試,為今后的科學探測工作做準備。
“嫦娥二號”有效載荷承擔著四大科學任務:獲取分辨率優于10米的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物質成分、探測月壤特性和探測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
據嫦娥二號衛星有效載荷分系統專家介紹,激光高度計主要用于對全月球進行較為詳細的三維地形測量。γ射線譜儀主要通過測量月表物質的γ射線,探測有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該儀器已于10月4日開機,完成了γ射線宇宙彌漫背景數據的獲取。X射線譜儀的功能是通過測量月表物質的熒光X射線譜,獲得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微波探測儀主要用于測量不同深度的月球土壤微波輻射亮溫,進而反演出月壤厚度的信息;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主要通過對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通量的分析,獲得地月空間環境的科學數據;太陽風離子探測器主要探測原始太陽風離子能譜等反映地月空間環境的重要數據。嫦娥一號衛星運行期間是太陽活動的平靜期,而當前正值太陽活動的上升期,更有利于探測到具有典型特征的數據。
有關家介紹,“嫦娥二號”未來將擇機降軌,在距離月球15公里處拍攝未來“嫦娥三號”落月備選著陸區,為后續月球軟著陸提供精細資料。按計劃,這次“大考”可能在10月底前后進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