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1-04-28
近期,受下游補庫需求帶動,紗線銷售情況略有好轉,純棉紗價格跌勢放緩;滌棉紗銷售雖有啟動,但庫存壓力較大拖累了滌短行情。盡管下游市場出現回暖跡象,紡織企業采購依然謹慎,前期惜售的棉花企業存棉信心不足,部分企業繼續下調現貨報價。4月22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36000元/噸,較上周下跌100元/噸,跌幅0.3%;滌綸短纖報價13850元/噸,較上周下跌100元/噸,跌幅0.7%。內地籽棉收購均價5.76元/斤(折皮棉收購價25960元/噸),較上周下跌0.1元/斤,跌幅1.7%。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28775元/噸,較上周下跌653元/噸,跌幅2.2%;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29567元/噸,較上周下跌612元/噸,跌幅2.0%。鄭州棉花期貨5月合約結算價28240元/噸,較上周下跌265元/噸,跌幅0.9%;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5月合同均價27531元/噸,較上周下跌497元/噸,跌幅1.8%。
預計國內棉價仍將維持穩中趨弱格局。首先,4月20日山東某大型紡織集團下調皮棉采購價500元/噸,329級為27500元/噸,429級為27200元/噸,周邊小型棉企交貨積極,表明當前部分企業落袋為安的心態,或將刺激大型紡織企業進一步下調皮棉采購價;其次,近期紗線銷售雖好于前期,但紡織企業仍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加上近來人民幣呈現加速升值勢頭,4月22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5156,再創匯改以來最高記錄,紡織內外銷形勢相當嚴峻;最后,央行4月21日開始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比,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0.5%的歷史新高,近日舉行的2011年經貿形勢報告會上,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再次傳達了監管層抗擊通脹的決心。綜上,目前紡織下游銷勢仍待回暖,產成品庫存壓力猶在,資金周轉困難,現貨采購謹慎,預計國內棉價仍將穩中趨弱。
受南半球新棉即將大量上市和紡織采購需求低迷影響,紐約期貨價格跌至兩個多月來低點。4月22日,紐約棉花期貨5月合約結算價186.67美分/磅,較上周下跌8.85美分/磅,跌幅4.5%。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34814元/噸,較上周下跌1681元/噸,跌幅4.6%;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35043元/噸,較上周下跌1665元/噸,跌幅4.5%。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寬松環境與歐洲央行緊縮政策周期形成鮮明對比,標準普爾公司4月18日調降美國長期主權債務評級由“穩定”至“負面”,使市場焦點從歐元區債務危機轉向美國財政問題,導致美元全線潰敗,美元指數于4月21日最低探至73.74,刷新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為大宗商品再度走高提供動力。然而,眼下國際棉價走勢更多受制于基本面因素。由于紡織采購需求乏力,外棉訂單撤銷現象仍在發生,4月8-14日的美棉出口簽約量驟降至不足1萬噸,持續低迷的需求或將繼續壓制國際棉價走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半球產棉國陸續進入播種季節,市場關注焦點開始轉向諸如美國產棉區較為嚴重的旱情上,未來天氣狀況對國際棉價走勢的影響或將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