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我國“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05-11
5月7日,我國“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海南省發射成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鷹3C探空運載火箭搭載鯤鵬一號探空儀,成功測得了高度最高為196.6公里空間有效的科學數據。這一試驗的成功將為我國自主監測空間環境、保障空間活動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7日7點整,“天鷹3C”攜帶鯤鵬一號探空儀在中科院海南探空部火箭發射場發射。試驗全程通過高動態GPS測量了飛行彈道,通過姿態測量儀獲取了三軸姿態參數。本次搭載的鯤鵬一號探空儀包括雙臂探針式電場儀、大氣微量成分探測儀、朗繆爾探針3個科學探測有效載荷等設備。其中,雙臂探針式電場儀與由中國、奧地利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朗繆爾探針都是首次在我國空間探測活動中得到應用。
“子午工程”是國家重大基礎科學工程——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的簡稱。四院于2009年7月獲“子午工程”探空火箭與氣象火箭研制任務。去年6月3日,四院研制的首枚氣象火箭搭載我國首枚GPS探空儀發射成功。本次探空火箭在原先的基礎上,覆蓋高度由原來的20公里~60公里提高到了190多公里,監測范圍從大氣層延伸到電離層。四院天鷹系列火箭經過不斷改進與完善,目前已經形成在一個運載平臺下,運載不同有效載荷完成多種探測任務的能力,可用于臨近空間大氣物理探測、微重力科學實驗、通訊中繼、電子干擾、偵察評估等。
本次飛行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利用探空火箭開展臨近空間探測和科學技術試驗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四院加強總體能力建設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也是航天固體動力技術參與國家重大工程、服務國家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為四院參與空間飛行探測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將有力地推動四院火箭總體研發制造能力,拓展固體動力技術應用領域,鞏固固體動力技術在氣象探測火箭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