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1-06-28
近期,紐約期貨7月合約即將交割,在交割棉庫存不足的預期支撐下,棉價強勁反彈,但銷售低迷也制約了現貨價格上漲空間。6月24日,紐約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價165.22美分/磅,較上周上漲20.04美分/磅,漲幅13.8%。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7488元/噸,較上周上漲125元/噸,漲幅0.5%;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7790元/噸,較上周上漲124元/噸,漲幅0.4%。
6月23日,美聯儲在議息會議后宣布,將在今后較長時間內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歷史低位,并下調今年經濟增速預期、上調失業率預期。盡管美聯儲仍將執行低利率政策,并表示沒有任何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的新計劃,但卻稱將把此前量化寬松到期資金用于再投資。在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和失業率高企的背景下,美聯儲近期或將很難退出量化寬松政策,而英國央行暗示加大量化寬松力度,歐洲央行堅持加息,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美元指數很可能面臨高位振蕩,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增大。從基本面來看,美棉銷售情況不盡人意,繼續對棉價構成壓力。6月10-16日的美國棉花出口報告顯示,本年度陸地棉出口凈簽約量為-0.51萬噸,下年度陸地棉出口凈簽約量也首次轉負,為-0.75萬噸;陸地棉出口裝運量僅3.71萬噸,較前周大幅減少25%,較前四周平均水平減少26%。此外,近日美國三角洲普降大雨,緩解了東南部地區的旱情,但中西部地區仍然極度干旱,給棉價走勢增添了不確定因素。綜上,近期國際市場多空交織,市場陷入觀望,棉價或將以振蕩為主。
國內市場方面,下游停產、限產的紡織企業增多,產品滯銷態勢仍在蔓延,棉花消費依然疲軟,棉價延續跌勢。棉紗庫存居高不下,企業資金壓力難以緩解,純棉紗市場疲態難改;受原油價格大跌影響,滌綸短纖行情再度轉弱。6月24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31100元/噸,較上周下跌50元/噸,跌幅0.2%;滌綸短纖報價12750元/噸,較上周下跌200元/噸,跌幅1.5%。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24437元/噸,較上周下跌45元/噸,跌幅0.2%;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25561元/噸,與上周持平。鄭州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25080元/噸,較上周下跌135元/噸,跌幅0.5%;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均價24321元/噸,較上周下跌231元/噸,跌幅0.9%;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結算價24440元/噸,較上周下跌190元/噸,跌幅0.8%。
在宏觀緊縮環境和紡織內外銷壓力重重的背景下,預計國內棉花市場短期內頹勢難改:一是受5月份CPI居高不下、干旱及洪澇等自然災害交替影響,市場對通脹壓力加大和加息的預期增強,后期涉棉企業資金壓力或將進一步緊張;二是自去年6月19日匯改重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已超過5%,紡織出口企業利潤嚴重縮水,加上紡織出口退稅下調的傳言不絕于耳、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放緩,外銷形勢趨于嚴峻。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棉布凈出口量為5.87億米,環比減少6.17%,同比減少2.07%;三是為降低成本,目前紡織行業增滌減棉的趨勢仍在發展,同時江浙、山東、河北多地棉紡企業已通過停產、限產來緩解重壓,用棉需求短期內難有明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