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AP1000核電工程壓力容器吊裝成功
全球首臺AP1000核電工程壓力容器吊裝成功

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09-23
9月22日12點18分,世界首臺AP1000核電站——中核集團三門核電工程1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吊裝成功,意味著該機組進入關鍵主設備安裝階段。
被譽為核電站“心臟”的壓力容器是核電站數萬套設備中最關鍵的設備之一。它位于反應堆廠房中心,能夠包容和支撐反應堆堆芯,必須保證安全使用60年。由于其特殊位置和作用,因此還被稱之為是核電站最重要的一道安全屏障。
三門核電工程采用 “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的“搭積木”式方法,土建、安裝、調試等工序進行深度交叉,因此在保證建造進度,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的同時,也增加了設備安裝難度。再加上,反應堆廠房內部本身結構復雜,因此對壓力容器吊裝作業技術要求極高。在現場可以看到,豎立起來相當于3層樓房高的壓力容器,吊裝時需跨過離地面52米高的鋼制安全殼臨時頂蓋,還必須在155毫米的間隙中錯過保溫層進行施工作業。
為此,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國核工程公司、中核五公司對吊裝方案進行了反復論證和優化。國家核安全局組織專家對吊裝方案進行了多次審核。吊裝過程中,參建各方精心組織吊裝作業,確保了吊裝過程的安全無誤。
中核集團三門核電工程是國務院于2004年7月21日批準實施的首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廠址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該工程規劃建設6臺125萬千瓦的AP1000核電機組,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2臺機組計劃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建成發電。中核集團作為全球首座AP1000核電站的業主,認真貫徹國家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對首堆建設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力量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在工程建設中,積極理順合同關系,傾力打造合作共事、創業創新的高勢能平臺,充分調動中外各參與方的力量,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努力推動工程的進展。還根據三門核電作為全球首座AP1000核電站的特點,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先后與美國西屋公司聯合舉辦了19批AP1000核電技術和運營管理培訓班,培養了300多名AP1000高技術人才;還通過工程建設的實踐,培養了大量的核電工程建設和管理人才,讓中國人對于AP1000“第一次吃螃蟹能夠吃好、吃出滋味”,也為AP1000核電技術的后續發展打下基礎。
目前,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正在中國從設計圖紙變為工程現實,安全殼廠房、附屬廠房、輔助廠房、放射性廢物廠房和柴油發電機廠房等核島五大廠房已全部開工建造。核島即將迎來安裝高峰。常規島安裝工作已全面展開。其他電廠輔助項目以及非生產基建項目也取得突破性進展。
依托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兩個核電項目建設的4臺AP1000核電機組,核島設備綜合國產化率約為55%。初步統計,每臺機組的國產化比例分別為:30%、50%、60-70%和70-80%。通過4臺機組的國產化過程,我國可以掌握AP1000主要設備的關鍵技術,從第五套設備開始可以基本實現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