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棉總公司發布公告呼吁廣大棉花企業均衡交儲
中儲棉總公司發布公告呼吁廣大棉花企業均衡交儲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1-11-28
近期,隨著國內外棉花市場行情走弱及新棉收購加工量的增大,中儲棉總公司在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工作中逐步增大了單日收儲量,但部分交儲企業對國家敞開收儲信心仍不足,致使局部地區交儲量增加較快。為穩定棉花市場,消除恐慌情緒,中儲棉總公司發布了相關公告,彰顯了國家穩定棉花價格、保護棉農利益的決心和力度。
公告指出,國家按照《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堅持以固定價格19800元/噸、敞開不限量收儲2011年度棉花的政策不會改變。隨著收儲順利進行,大量棉花退出市場流通,一段時間后市場將會達到供需平衡點,棉花市場價格會逐步平穩直至回升。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應正確分析市場,合理安排交儲和市場銷售的棉花數量和進度,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中儲棉總公司按照“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有利于企業就近交儲、有利于棉花安全儲存、有利于監管、有利于調運”的原則,已經做好了臨時收儲的倉容保障工作,凡企業需要交儲的合格棉花,中儲棉總公司將保證全部收購。中儲棉總公司嚴格執行《國家儲備棉代儲庫資格認定及租用辦法》,已準備倉容計劃量達到410萬噸,占2011年度棉花預計總產量的55%。其中:分7批向社會公布并選擇了105個收儲備用倉庫(內地92個,新疆13個),倉容393萬噸;另有未公示備用倉庫12個,倉容21萬噸。現已開放65個收儲庫點,倉容270萬噸。根據部分地區庫點分布不均的情況,中儲棉總公司近日安排已經交儲的新疆棉陸續向內地移庫,并在部分集中產區再次公開招租一批儲備棉代儲庫,挖掘社會可利用倉庫資源,在完成對申報庫點考察論證后,適時、全面向交儲企業開放。
公告要求,為確保棉農利益,請廣大交儲企業必須堅持實行皮棉收儲價格與籽棉收購價格掛鉤的機制。按照中國棉花協會根據臨時收儲價、棉花收購加工費、棉籽市場價格等測算公布的籽棉收購參考價,交儲企業要按不低于籽棉收購參考價向農民收購籽棉。對不執行籽棉收購參考價的交儲企業,將被棉花協會列入行業黑名單,中儲棉總公司停止其交儲資格。
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工作自9月8日正式啟動以來,目前已進入收儲交易第七周。截至11月23日,收儲交易累計成交774930噸,其中內地成交230970噸,占29.8%;新疆成交543960噸,占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