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順利簽約居住證項目助力平安新疆
航天科工順利簽約居住證項目助力平安新疆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12-23
中國航天科工控股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新疆居住證項目巴州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居住證的頒發,意味著流動人口有了新的身份證明,能夠和當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同時,沿用了20多年的暫住證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居住證制度的實行,既減少行政成本,節約行政資源,也為流動人口居住、就業、就學、自由遷徙以及參與社會事務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巴州居住證試點項目的成功開啟基礎之上,航天信息依托自身研發的“智能(IC)卡居住證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年底基本完成了全疆居住證的首發工作,也標志著航天高科技產業與新疆地方經濟建設的融合取得新進展,為“平安新疆”建設的全面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新疆居住證項目源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2011年5月18日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內容,集團公司將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在“平安新疆”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在集團公司的總體規劃和統一部署下,航天信息以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項目為先導,積極參與了“平安新疆”相關信息化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流動人口構成復雜、流動性強,且分布十分廣泛。為解決我國過去實行的戶籍管理制度所帶來的流動人口管理問題,2010年5月,國務院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居住證制度的措施。2011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頒布《自治區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辦法》,10月1日起,全疆廢除流動人口暫住證,正式推行居住證制度。據統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人口約2300萬人,流動人口約600萬人,居住證制度的實行,逐步使流動人口享受與本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均等化政策待遇。
為順應我國居住證制度改革大勢,航天信息適時研發了居住證服務及管理系統,形成一個高度集成“制證工藝、流動人口管理、公共服務、信息共享與交換”的信息化系統。航天信息居住證服務及管理系統圍繞數字化城市建設理念,其獨特之處在于智能化地有效獲取、分類存儲、自動處理和智能識別城市管理的海量數據,實現了與多個部門的數據交換、數據共享和數據關聯,為城市的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提供支撐,從而實現“一卡多能”的數字化城市理念。
航天信息作為蟬聯“國家金卡工程優秀成果金螞蟻獎”的業界標兵,憑借在智能卡與RFID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難點以及居住證信息管理、服務要求,特別研制開發出了這一套居住證服務于管理系統平臺,運用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流動人口跟蹤、統計和管理,并通過關聯業務功能,保護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在該解決方案中,居住證從紙質轉變為智能IC卡的形式,具備了承載信息量大,快速查驗,高效制證,一次采集共享,安全保護隱私等特點。居住證內不但存儲流動人員登記信息(姓名、單位、職業、住址等),并可擴展到包括納稅、交納社會保險金、犯罪記錄、信用記錄等方面內容,以構建一個流動人口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和信息網絡。同時,該系統還能夠與社保、醫療衛生等機構建立關聯業務,實現對流動人口居住證相關信息的交互與共享,為公安、社保、計生、教育等部門提供服務,具備公安行政管理、政府業務增效、綜合分析導向、流動人口公共服務等四大功能。
我國居住證項目尚屬新興業務,擁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航天信息已在廣東、湖南、蘇州、大慶、新疆等省市及試點地區成功實施了居住證項目,為當地有效管理流動人口、維護社會穩定,服務流動人口,保障居民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電子政務的主要參與者和集團公司民用產業領跑者,航天信息圍繞“大平安”、“大民生”、“數字強政”三大解決方案,充分發揮航天高科技產業技術和系統工程管理的優勢,秉持以人為本、協同創新的理念,不斷深入探索流動人口及戶籍制度改革中的技術創新,為各省市流動人口管理系統的建設保駕護航,同時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流動人口、管理流動人口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