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同比減少9.6%
2012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同比減少9.6%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2-06-13
為把握2012年棉花播種面積變化情況,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承建的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5月16日至31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實播面積抽樣調查。樣本取自15個省(自治區)、90個植棉縣(市、團場)、4476個定點植棉信息聯系戶。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7178.7萬畝,同比減少763.1萬畝,降幅9.6%,較3月份的意向調查擴大0.5個百分點。各主產棉區的實播情況具體如下:
黃河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2678.8萬畝,同比下降14.2%,降幅較3月份的意向調查擴大0.9個百分點。其中,山東、河北、河南省實播面積同比下降10.7%、7.7%和19.4%,降幅分別擴大0.4、0.3和1.3個百分點。
長江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1819.2萬畝,同比下降13.5%,降幅較3月份的意向調查擴大2.1個百分點。其中,湖北、湖南、安徽省實播面積同比下降12.9%、11.9%和10.3%,降幅分別擴大1.6、0.5和3.1個百分點。
西北內陸地區棉花實播面積為2664萬畝,同比下降1.4%,降幅較3月份的意向調查縮小1.2個百分點。其中,新疆實播面積同比下降1.1%,降幅縮小1.2個百分點。
此次調查結果與3月份的意向調查相比,新疆棉區實播面積降幅縮小。其原因:新疆籽棉交售進度較快,機采棉推廣力度加大。在臨時收儲政策的帶動下,新疆籽棉交售進度較快,受后期籽棉價格下跌的影響小。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2011年11月底,本年度新疆籽棉交售率達94.8%,較內地高32.6個百分點。另外,新疆今年繼續加大機采棉的推廣力度,對穩定新疆植棉面積起到積極作用。
內地棉區實播面積降幅較大。其原因:國內棉花價格弱勢下跌,農戶積極性難以調動。收儲結束以來,國內棉花價格維持弱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內地籽棉收購均價由4月初的4.11元/斤下跌到月末的4.07元/斤,跌幅1%;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代表內地328級皮棉價)由19523元/噸下跌到19407元/噸,跌幅0.6%,內地農戶對后期棉花價格走勢難言樂觀。同時,在人工成本快速提升、農資成本普遍上漲的情況下,種棉收益同比下降。以河北、安徽兩省為例,據河北省和安徽省物價局農產品成本調查數據,2011年,河北省棉花平均每畝現金收益1209元,同比減少40.7%;玉米平均每畝現金收益815.6元,同比增長27.7%。安徽省棉花平均每畝現金收益1259.1元,同比減少21.3%;粳稻平均每畝現金收益963.1元,同比增長39.3%。總體來看,內地農戶種棉積極性難以有效調動,棉花生產形勢較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