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2-07-04
6月16日,“…3,2,1,點火”,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一團紅色火焰噴射而出,那承載著三位航天員生命以及國人無限榮耀的“神舟”九號穩步升空,再探天宮。與以往“神舟”系列及“天宮”1號不同,“神舟”九號實現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實現手控交會對接,第一次實現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第一次實現航天員訪問在軌飛行器,以及第一次進行10多天的載人在軌飛行。這些書寫了中國人在太空的“第一次”,記載著中國人的榮光。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不少子集團、直管單位,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了兵工人的一份力量。材料院、特能集團、電子集團、江南工業集團等子集團為此次航天盛舉提供了先進的產品,參與到“神舟”九號的安全往返的全過程。
材料院:
檢測,為宇航員安全保駕
目睹“神舟”九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全體員工難掩內心的激動。此次“神九”升空,材料院承擔著“神舟”九號宇航員生命安全保障系統和推進系統某類型閥體的檢測任務。此次檢測任務時間短、任務重,今年春節后,大家就開始忙碌了。兩位科研人員一小組,每人每天工作12小時,輪流換24小時不停地檢測。就這樣,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點,最終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6月16日“神舟”九號順利升空,18日實現載人交會對接,24日,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完整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具備了以不同對接方式向在軌飛行器進行人員輸送和物資補給的能力。材料院研制的某密封產品保證了“神舟”九號及星罩組合體運輸車車姿動態調平能力,成功解決了星罩組合體“三垂直”中垂直公路運輸的技術難題;用于推進劑質量保證的水紅外分析儀,20秒即可完成樣品測試,測量誤差是0.001%,為順利完成“神舟”九號發射及與天宮一號的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提供了技術服務。
除了“神九”外,材料院還曾為我國“神一”至“神七”工程、“風云”系列衛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天宮”一號等提供相同服務。
特能集團:
幫助太陽能帆板展開
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發射,隨著太陽能帆板按預定時間準時展開,承擔太陽能帆板切割器研制任務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特種能源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他們研制生產的切割器正常工作。這是特能集團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的又一貢獻。
特能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受上海航天局的委托,自1994年起就參與我國“神舟”飛船子系統研制任務,在兵器工業集團的領導和總體單位的支持下,科研人員努力攻關、不斷進取,攻克了超低溫、熱真空嚴酷環境考核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經過科研人員不斷進行優化設計,該切割器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上均取得了成功,同時還應用于軍用、民用衛星等領域。
“神舟”九號太陽能帆板用切割器由特能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配合總體單位上海航天局805所研制。在“神舟”九號發射到一定高度時,切割器切斷拉緊太陽能帆板的鈦絲桿,帆板展開,為船上儀器、設備提供電能。“神舟”九號太陽能帆板的順利展開,進一步考核了切割器的作用可靠性,為今后的研制工作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
電子集團:
助力“神九”“天宮”交會對接
“神舟”九號順利進入軌道后,奮力直追“天宮”一號,經過幾次變軌,和“天宮”成功交會對接。此時,全世界無數雙眼睛都匯聚到了交會點。作為為“神九”和“天宮”的對接機構提供驅動模塊和電源模塊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通用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更是給予這次交會對接更多的期待和祝愿。此次“神九”與“天宮”的對接機構和太陽能帆板的角度調整結構中使用了電子集團微電子部研制的數枚混合集成電路,它們在對接結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這是繼前幾次飛天工程之后,微電子部研制的集成電路又一次助力載人航天工程。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單位,電子集團從2006年開始研發應用于“神舟”系列飛船的專用集成電路,此次有6種20塊專用集成電路助力“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相會。其中“長征”運載火箭上的遙測信號選通變換放大器,幫助高速飛行的火箭及時向地面傳輸支行信息。在“天宮”一號上,充電分流組合模塊是電源分系統的重要器件,擔負著向運行平臺、生命保障系統以及應用系統設備供電的重要任務。“神舟”九號上的太陽能帆板電機驅動系統、生命保障系統中的壓力檢測部件,以及直流電機驅動電路均為核心器件。此次“神舟”與“天宮”將首次實現手動交會對接,研制的直流電機驅動電路主要控制對接機構捕獲鎖的正反轉和閉鎖功能,在交會對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于總體單位對配套電路的質量、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電子集團多個部門的員工都在為宇航級電路而加班加點、忘我工作,在他們身上,無不體現出兵工人的務實、奉獻精神。
江南工業集團:
航天座椅緩沖器護衛生命
6月29日,承載著名宇航員的“神舟”九號宇宙飛船,在執行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天宮”一號任務后成功返回地面。在宇航員平安著陸的那一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航天座椅緩沖器又一次擔負起了保護宇航員的重任,再次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立下新功。
航天座椅緩沖器是“神舟”九號宇宙飛船上的重要設施,當飛船返回地面時,它起著保護宇航員生命安全的重任。江南工業集團研制、生產航天座椅緩沖器已有近20年的歷史,1995年3月,該公司憑借較強的科研實力和機械加工制造能力,生產出了第一批航天座椅緩沖器,產品經過驗收試驗后,得到航天部的高度贊譽。此后連續多年,航天座椅緩沖器均在該公司生產。“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試驗成功后,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均頒發證書,對江南工業集團參與工程研制、建設、試驗的協調配套工作所作出的貢獻進行了嘉獎。
江南工業集團此次為“神舟”九號宇宙飛船生產的航天座椅緩沖器,共27套,于2009年交付載人航天中心。在這批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承制座椅緩沖裝置的江南力德公司、加工脹環組件的數控加工分廠、負責零部件熱表處理的六分廠全集團的高度配合下,將任務完成得十分順利。此次為“神舟”九號宇宙飛船生產的航天座椅緩沖器,在緩沖技術上較前幾次更為安全、先進,能更好地保護宇航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