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國際海鐵聯運戰略力促泛珠三角經濟融和
招商局國際海鐵聯運戰略力促泛珠三角經濟融和

文章來源: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08-07
湖南省和深圳市的第一個內陸港項目正式在長沙投產運營
2012年7月31日,由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口岸辦、長沙市人民政府、廣州鐵路(集團)公司、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CMHI)主辦;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責任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蛇口集裝箱碼頭(SCT)、赤灣集裝箱碼頭(CCT)、湖南霞凝內陸港有限公司承辦的“長沙至深圳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項目啟動儀式暨湖南省內陸港建設項目推介會”在長沙隆重舉行,湖南省和深圳市的第一個內陸港項目正式在湖南長沙投產運營,也標志著招商局國際海鐵聯運戰略邁上了新的發展階段。
儀式上,湖南省政府何報翔副省長、交通運輸部宋家慧安全總監、招商局集團胡政副總裁、廣州鐵路(集團)公司曹建國副總經理、深圳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港務管理局副局長馬勇智等先后致辭。胡副總裁在致辭中提到:招商局與湖南省一直保持著合作,密切地關注著湖南的發展。湖南省日新月異的變化使我們更加充滿了信心。 招商局將不斷尋求雙方的合作,為中部的崛起到推動的作用。
其后,湖南省商務廳與深圳市港務管理局、招商局國際與廣鐵集團、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與長沙金霞保稅物流中心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招商局國際由鄧偉棟副總經理代表簽署。接著,儀式現場直播霞凝內陸港場站:吊機緩緩將裝滿貨物的集裝箱吊起,穩穩地卸落到即將出發直達招商局深圳西部港區的火車班列。此刻,胡政副總裁和交通部宋家慧安全總監,湖南何報翔副省長等八人一同推動了啟動推桿,火車鳴響出發,場站鑼鼓喧騰,湖南省和深圳市的第一個內陸港正式啟動。
出席儀式除了主辦方和承辦方各單位領導, 還有來自交通運輸部、湖南省政府辦公廳、招商局集團、長沙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湖南省口岸辦、湖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長沙海關、深圳海關等各相關單位的主要領導,以及船公司、國際貨代、船代公司、進出口企業及物流公司等約400多人。
儀式后推介會環節由蛇口集裝箱碼頭總經理嚴剛先生主持,進行湖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情況介紹及湖南省內陸港建設項目推介。
2011年交通運輸部與鐵道部簽署《關于共同推進鐵水聯運發展合作協議》并確定了首批六大集裝箱鐵水聯運通道示范項目,其中深圳-長沙線列入其中。招商局國際以深圳西部港區為試點,在2008年開通深圳-長沙五定班列(定點、定時、定線、定車次、定價格)的基礎上,在湖南省商務廳的支持下,與湖南企業合作,于2011年開發長沙內陸港,地處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的新長沙北站。內陸港是在內陸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是港口功能在內陸的延伸。
伴隨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的進一步融合,沿海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加速擴展開來,湖南省會-長沙作為中部崛起的重鎮必將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中國重要的國際門戶, 深圳位列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港口,是中國東部沿海的重要樞紐港。長沙至深圳的海鐵聯運搭建起了一條貫穿東部和中部的運輸通道,使長沙獲得了出海入洋的國際門戶,也使深圳有了寬廣堅實的內陸基地。
海運和鐵路運輸都具有運能大、運距長、能耗小、污染少、成本低的比較優勢,這兩種運輸方式的結合對促進節能減排、降低物流成本、促進東中西部區域經濟互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將為泛珠三角地區廣大企業提供一條更加快捷和便利的綠色通道,搭建起更加經濟和高效的公共運營平臺。作為海鐵聯運業務的所有參與者都將會為此作出積極貢獻,并從中受益。
招商局國際作為中國領先的公共碼頭運營商,是有著140年悠久歷史的招商局集團的旗艦公司,其港口業務已經覆蓋中國沿海地區的主要樞紐港:香港、深圳、湛江、廈門、寧波、上海、青島、天津。公司投資管理的深圳西部港區的集裝箱業務,包括蛇口集裝箱碼頭和赤灣集裝箱碼頭在內,2011年在深圳港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1%,至1149萬標準箱,其遍布全球的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近150條,覆蓋美洲、歐洲、地中海、東南亞、北亞、中東、南非、澳洲等國家和地區。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以旗下深圳西部港口出資,與湖南安迅物流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湖南霞凝內陸港有限公司”,旨在以此為基點,以海鐵聯運為紐帶,以創新引領國內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繼續以公共碼頭運營商為客戶提供綠色、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