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2-08-08
7月下旬,隨著最后一段鐵軌平穩落在新疆哈(密)羅(布泊)鐵路終點站羅中站,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地羅布泊區域告別了沒有鐵路的歷史。而早在鐵路鋪通之前,另一條“信息高速路”就早已默默無聞地暢通運行了很久,這就是中國移動為羅布泊腹地的鉀鹽礦和鐵路沿線建設者、礦區產業工人們所全心鋪就的移動通信網絡。
據了解,為緊跟礦產勘探開發者的步伐,2011年中國移動就調集精兵強將鏖戰數百里的羅布泊無人區,最先在核心區的鉀鹽礦開通通信網絡,并在鐵路施工之前就階段性的完成了對沿線的通信覆蓋,勝利地實現了對“哈羅鐵路”沿線移動通信率先覆蓋。這是繼2009年在對兩條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的全覆蓋之后的又一次成功覆蓋。
事實上,“哈羅鐵路”沿線處于羅布泊的腹地,沒有一滴水、一絲綠、一處電,全部是戈壁鹽堿灘,全年365天有近200天刮大風,最大風力常常超過13級。正所謂“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百里無人區,風吹石頭跑。”基站、鐵塔、通信設備以及建設安裝他們所需的所有建材、機械、能源、裝備、物資和人員,都要靠車輛從300多公里以外運來。光是水,每個建設點平均一天就要耗用2噸多,而發電所需的柴油,平均一天也要數百公斤,一個輪胎在柏油路上能跑幾萬公里,而在這里,很有可能跑不到一個來回就已經報廢了。
然而,近兩年來,中國移動克服在戈壁鹽堿灘建設施工中的重重困難,成立專門面向鐵路施工和沿線單位的專項服務和網絡建設支撐團隊,從勘察設計、選址定點、投資預算方案到招標投標、組織隊伍、采購材料設備,再到春夏秋三季決戰沙場,依次經歷了光纖埋設、基站建設、安裝調試三大階段。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在數百里無人區鋪設了380公里長的傳輸光纜、建設了21座通信基站,解決了約1萬多名鐵路建設者和數千名礦業工人的通信難題,為新疆的鉀肥東運、沿線的工業園區建設、大型煤田和銅鎳礦等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