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第一條直通光纜建成 開啟兩岸通信新紀元
海峽兩岸第一條直通光纜建成 開啟兩岸通信新紀元

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2-08-21
8月21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第一條直通光纜建成慶典”儀式。此條光纜由中國電信主導,聯合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建設,共由二條24芯海底光纜構成,分別從廈門觀音山至金門慈湖、廈門大嶝島至金門古寧頭,進而連通至臺灣本島,系統設計容量是目前兩岸通信能力的100倍,使兩岸信息通過“高速通道”連通成為現實,結束了海峽兩岸通信業務必須承載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建設光纜上的歷史。
大陸與臺灣之間曾于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主持修建了福州川石島至臺灣淡水縣的海底電纜,此后再未修建直達電路。1993年大陸郵電部門與臺灣電信運營商開通的兩岸業務電路,是承載在通達多個國際和地區,由多家運營商參與建設的海纜上。1995年,中國電信就向臺灣電信運營商提出建設廈金直達光纜的建議。去年以來,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國家海洋局等國家主管部門以及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兩岸電信企業的共同努力,廈金海纜于2012年6月20日順利完工。
海峽兩岸第一條直通光纜的建成,圓了兩岸民眾多年夙愿,在海峽兩岸通信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擴大閩臺經濟與文化交流,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