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價穩中上漲 國際棉價小幅回升
國內棉價穩中上漲 國際棉價小幅回升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2-12-04
11月26-30日當周,收儲成交27.7萬噸,較上周減少7.9萬噸,其中骨干企業成交5.1萬噸,較上周減少6.2萬噸。截至11月30日,2012年度收儲交易累計成交348.4萬噸,其中內地成交108.2萬噸、新疆成交187.8萬噸,骨干企業成交52.5萬噸。
近期,內地棉籽價格延續反彈,帶動籽棉收購價小幅上漲,棉企抓緊收購加工,國棉收儲規模已超去年總量,現貨市場保持平穩。國內紡織市場紗布銷勢趨緩,棉紗價格延續跌勢。11月30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5730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跌幅0.1%,同比下跌170元/噸,跌幅0.7%;滌綸短纖報價10280元/噸,較上周下跌90元/噸,跌幅0.9%,同比下跌670元/噸,跌幅6.1%。內地籽棉收購均價4.19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2%,同比上漲0.19元/斤,漲幅4.8%;新疆籽棉收購均價4.09元/斤,較上周下跌0.03元/斤,跌幅0.7%,同比上漲0.07元/斤,漲幅1.7%。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8978元/噸,較上周上漲68元/噸,漲幅0.4%,同比下跌68元/噸,跌幅0.4%;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300元/噸,較上周上漲44元/噸,漲幅0.2%,同比下跌337元/噸,跌幅1.7%。鄭州棉花期貨2013年1月合約結算價19850元/噸,較上周上漲55元/噸,漲幅0.3%,同比下跌510元/噸,跌幅2.5%;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3年1月合同均價19222元/噸,較上周上漲227元/噸,漲幅1.2%,同比下跌435元/噸,跌幅2.2%。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需求方面,新訂單指數上升0.8個百分點至51.2%,較上月升幅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訂單指數上升0.9個百分點至50.2%,較上月升幅擴大0.4個百分點。外需拉動的力量較強,對PMI指數回升構成主要貢獻。不過,隨著年底圣誕訂單陸續出貨,后續訂單跟進情況仍不容樂觀,PMI指數能否持續穩定回升有待觀察。基本面上,國棉收儲規模已超去年總量,在庫容壓力下,近兩周成交連續下降,交儲進度趨于放緩。需求方面,紡織企業“慎買棉、去庫存,快銷售”心態濃厚,紗布價格不斷下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敢輕言“寒冬”已過,國內棉價運行壓力繼續增大。預計國內棉價將延續平穩格局。
美棉出口簽約量保持穩定,紐約棉花期貨市場成交略顯活躍,支撐國際棉價小幅回升。11月30日,紐約棉花期貨2012年3月合約結算價73.91美分/磅,較上周上漲2.5美分/磅,漲幅3.5%。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624元/噸,較上周上漲19元/噸,漲幅0.1%,低于國內市場5354元/噸,價差較上周增加49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606元/噸,較上周上漲8元/噸,漲幅0.1%,低于國內市場4372元/噸,價差較上周增加60元/噸。
希臘救援貸款塵埃落定,但重債國家采取緊縮措施,商業不景氣與消費者信心不振,令歐元區經濟增長缺乏動力,而美國“財政懸崖”談判的進展也將繼續主導市場風險偏好。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出口乏力,經濟發展引擎動力減緩,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依然疲弱。基本面上,美棉出口簽約連續五周保持穩定,據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發布的美棉出口周報,11月16-22日這一周,美國2012/13年度陸地棉凈簽約量6.8萬噸,較上周下降24.5%,較近四周均值增加6.2%。簽約國家中除中國以外,土耳其、韓國和東盟等其他亞洲國家的簽約情況也較為活躍,但受歐美國家棉制品消費不足的影響,美棉簽約持續增長基礎不牢,國際棉價預計仍將維持弱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