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大電網延伸至我國最西部鄉鎮
國家電網大電網延伸至我國最西部鄉鎮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2-12-20
新疆烏恰縣吉根鄉是我國最西端的鄉鎮,被稱為太陽最后離開中國的地方。12月18日,隨著電力調度人員發出“合閘”的口令,新疆主電網充足而穩定的電力正式輸入這個邊境鄉鎮,不僅使2200多名守邊群眾及邊防部隊徹底告別缺電歷史,還點亮了當地新的發展希望。
吉根鄉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諸多柯爾克孜族牧民世居于此,境內有祖國西陲第一哨——邊防七連和新疆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國家一類陸路伊爾克什坦口岸。以前,由于吉根鄉遠離電網負荷中心,新疆主電網一直未能延伸到這里,全鄉各族群眾用電只能依靠極不穩定的小水電,以及部分來自鄰國吉爾吉斯斯坦的電力。
“這里高寒缺氧,風沙不斷,地震頻發,一年中有電的時間只有4個月左右,群眾生活極不方便,發展經濟也沒有條件。此外,家電下鄉、遠程教育、‘村村通’工程等一系列國家惠民政策也無法真正落實。今天大電網的電力不僅讓我們家家戶戶亮了起來,而且給這片土地架起了一輪永遠不落的太陽。有了大電網充足的電力支持,我們有信心帶領全鄉人民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看到伸向遠方的嶄新的輸電線路,吉根鄉黨委書記張玉宏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以前做飯和燒水只能靠撿來的樹枝和牛糞,孩子點蠟燭做作業更是家常便飯。個別生活富裕的人家雖然購買了柴油發電機,但由于發電成本居高不下,每天也只能使用一兩個小時。雖然這里地處偏遠,但我們也想過上和城市里一樣的生活。現在大電網的電終于進來了,我計劃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暖氣。”吉根鄉沙孜村居民熱斯布·吐爾地別克望著屋子里明亮的電燈,開始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活。
充足的電力點亮了吉根鄉群眾致富的新希望。牧民馬麥提阿散在當地開了一家商店和兩家電焊鋪,但因電力不足,近年來他只能用柴油發電維持經營。“現在,我的電焊鋪可以擴大規模,電腦也終于能用了,我在寧波打工時認識的朋友也可以通過網絡聯系上了。”馬麥提阿散高興地說。
2011年,國家電網新疆電力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的110千伏烏魯克恰提輸變電工程,使新疆主電網延伸至距離吉根鄉30千米外的烏魯克恰提鄉,為主電網進一步延伸到吉根鄉奠定了基礎。今年9月10日,新疆公司又投資1706萬元,實施吉根鄉電網建設工程。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建設者們克服高寒、高海拔、道路運輸困難等諸多不利因素,先后建成1座35千伏變電站、28.3千米35千伏線路、17.13千米10千伏及以下線路,使新疆主電網順利延伸到祖國的最西端。隨著這一工程的建成投運,新疆公司2012年實施的542項電力民生工程完美收官,先后解決了全疆63529戶259361人的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