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價走勢平穩 國際棉價略有上漲
國內棉價走勢平穩 國際棉價略有上漲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3-02-06
1月28日-2月1日當周,收儲成交20.2萬噸,較上周增加4萬噸,其中骨干企業成交13.6萬噸,較上周增加5.9萬噸。截至2月1日,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累計成交615.3萬噸,其中內地成交194.1萬噸、新疆成交251.6萬噸,骨干企業成交169.6萬噸。
近期,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保持穩定,鄭棉期貨市場在投機力量作用下大幅波動,1月28日-2月1日全周沖高回落。春節前夕,國內紡織市場銷售平淡,棉紗價格小幅下跌。2月1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5870元/噸,較上周下跌10元/噸,跌幅0.04%,同比下跌680元/噸,跌幅2.6%;滌綸短纖報價11380元/噸,與上周持平,同比下跌870元/噸,跌幅7.1%。內地籽棉收購均價4.19元/斤,與上周持平,同比上漲0.15元/斤,漲幅3.7%;新疆籽棉收購均價4.05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跌幅0.2%,同比持平。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288元/噸,較上周下跌8元/噸,跌幅0.04%,同比下跌75元/噸,跌幅0.4%;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504元/噸,與上周持平,同比下跌339元/噸,跌幅1.7%。鄭州棉花期貨3月合約結算價20150元/噸,較上周下跌15元/噸,跌幅0.1%,同比下跌765元/噸,跌幅3.7%;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3月合同均價20174元/噸,較上周上漲538元/噸,漲幅2.7%,同比下跌498元/噸,跌幅2.4%。
一號文件強調穩定農業生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價格對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激勵作用,按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農產品臨時收儲。《意見》重點提出,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努力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新增農業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基本面上,儲備棉出庫銷售平穩進行,投放平均等級較前周有所提升,紡織企業多理性競價。1月28日-2月1日當周,儲備棉投放市場40.1萬噸,較上周增加0.1萬噸,成交10.1萬噸,較上周減少1.6萬噸,成交率25.1%,較上周下滑4.1個百分點,日均成交價格由1月28日的19058元/噸(折328級成交價)上漲至2月1日的19232元/噸,漲幅0.9%。儲備棉投放成交量下滑、競拍均價上漲乏力一方面反映了下游紡織企業消費還無起色、存棉意愿不強的現實,另一方面基于國家棉花調控政策要統籌兼顧,兼顧好保證棉農利益和紡織企業用棉需求,兼顧好棉花產業和紡織產業上下游之間的關系,也要兼顧好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關系,部分紡織企業存在觀望心態。而鄭棉期貨市場炒作倉單資源有限漸顯過熱,據中國棉花網跟蹤監測,截至2月1日,鄭棉CF1303合約相對于國內棉花現貨價格,基差達-862元/噸,鑒于偏高的期現基差,建議涉棉企業保持理性,不宜貿然追漲。在國家收儲政策支撐下,預計春節前后國內現貨價格延續平穩格局。
國際棉花現貨價格與前周基本持平,資金買盤推動紐約棉花期貨價格繼續上漲。2月1日,紐約棉花期貨3月合約結算價82.98美分/磅,較上周上漲2.5美分/磅,漲幅3.1%。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810元/噸,較上周上漲28元/噸,漲幅0.2%,低于國內市場4478元/噸,價差較上周減少36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524元/噸,較上周上漲16元/噸,漲幅0.1%,低于國內市場3764元/噸,價差較上周減少24元/噸。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環比萎縮0.1%,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陷入負增長,主要緣于政府支出大幅削減和雙邊貿易下滑;個人消費開支環比增長2.2%,增速較三季度上升0.6個百分點,但對非耐用品消費復蘇乏力,其中食品、服裝與汽油的支出環比分別萎縮0.5%、0.4%和3.5%,增速較三季度分別放緩0.7、5.7和0.6個百分點。此外,據美國湯森路透/密歇根大學數據,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71.3,為2011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綜上意味著消費者對于美國經濟前景以及個人財政狀況預期多持不樂觀態度,美國經濟復蘇之路并非坦途。基本面上,前三周國際棉價連續大幅上漲后,美棉出口環比進一步回落,據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發布的美棉出口周報,1月18-24日這一周,美國2012/13年度陸地棉凈簽約量2.98萬噸,較前周減少38.6%,較近四周平均值減少43.5%,其中中國合同取消數量超過新增簽約量,凈簽約量為-0.25萬噸,表明以目前紐約棉花期貨價格疊加運費、保險、利潤、等級差后,美棉中國主港現貨價格對紡織企業缺乏吸引力,而中國儲備棉出庫銷售不斷推進,紡織企業皮棉采購選擇余地增加,謹慎采購心態占據主導,國際棉價持續性上漲動力不足,后市高位振蕩運行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