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院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次面向社會開放
中國電科院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次面向社會開放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31
5月22日,在“國家重點實驗室2013年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舉辦了“媒體走進中國電科院活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20余家媒體的記者和社會公眾代表參觀了中國科學院電網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活動中,電網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次向媒體開放了全數字實時仿真系統(ADPSS)、在線動態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PDSA)等試驗研究內容。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參觀者能夠了解并切身感受我國電網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加深對大電網建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電網實時仿真技術是本次開放活動的重點。據了解,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現有的電網運行、建設和規劃都離不開仿真。電網仿真從最開始的手寫計算、發展到采用交流臺計算、然后是以綜合程序為標志的電腦數字仿真和以物理模型為基礎的動模物理仿真,發展到今天的大型數模混合仿真和數字超實時仿真。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仿真手段的更新換代,使得對未來大規模電網規劃的仿真成為可能。目前,中國電科院的數字仿真規模可達2萬節點以上。為了充分證明國家電網公司未來電網規劃的技術可行性,中國電科院還構建了具有11000多個節點、35000多條支路,涵蓋接入220千伏及以上大型水、火、核、風等各類發電機組的仿真模型,并開展了10萬多次的故障仿真模擬計算。
參觀期間,中國電科院還舉辦了“電網規劃方案仿真分析”“電動汽車充電機能效測評技術研究”及“新能源并網檢測技術”等講座,從不同側面介紹了電網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
本次“國家重點實驗室2013年科技活動周”的主題為“科技創新,美好生活”。活動周期間,中國電科院還舉辦了“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與仿真技術”“動態模擬實驗室及模擬技術在電力建設中的應用”等講座,讓來訪公眾走進科學殿堂,近距離接觸科研活動,親身感受了電力科技的創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