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載人航天夢 航天科技集團專家解讀神十不同
十年載人航天夢 航天科技集團專家解讀神十不同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6-18
6月11日,神舟十號發射成功,這距楊利偉首次飛向太空已有10年。和此前神舟飛船相比,神十有哪些不同和突破呢?
成熟航天技術推動了技術應用發展。
“載人航天器一旦成功后,其技術就會逐漸定型,但是在工藝上會更加精細化控制以保證產品質量。”航天科技八院第805研究所的王治易告訴記者。
技術成熟,生產工藝穩定之后,很多設備就可以量產。飛船研制成本下降,質量上升,研制周期也得到相應縮短。同時隨著測試流程的優化,飛船測試效率更高。
航天科技八院805所專家說:“神七之前,我們每次在酒泉基地一待就是三個多月,到了神八、神九時,兩個月就能完成任務。”
航天科技民用化成為技術突破新動力。
據了解,本次神舟十號共承擔30余項科學試驗,是神舟九號的兩倍多。
航天科技八院退休專家陶建中告訴記者,神十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左右,這在世界上是處于領先水平的。如果該技術能夠繼續研究,并進一步降低成本,將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針對航空器的嚴格要求,我國也開發了許多尖端潤滑油產品,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等民用領域,以滿足設備越來越苛刻的潤滑要求。
此外,因為載人飛船對材料的要求很高,所以在研究中開發了許多新材料、新技術。據介紹,我國近年來開發使用的1100多種新材料中,80%左右是在航天技術的牽引下研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