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圓滿保障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
航天科工圓滿保障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6-26
6月26日8時許,一團耀眼的反推力火焰托舉著神舟十號返回艙安全著陸在內蒙古草原上。隨著艙門打開,三名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順利出艙,這標志著“神十”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的γ高度控制裝置、回收一號雷達、連接分離機構三項關鍵產品再次成功保障飛船安全返回。至此,航天科工以“十戰十捷”的優異成績,圓滿完成了“神一”到“神十”載人航天工程各階段的保障任務。
γ高度控制裝置為“神十回家”點燃安全之光。該裝置雖然不起眼,卻能精準地探測返回艙與地面的高度,并發出相應指令,確保返回艙的安全軟著陸。相較于“神八”、“神九”,“神十”任務對各項技術提出更加嚴格的指標要求,γ高度控制裝置也通過多種形式在新的任務中實現升級:強調質量控制,在每一個重要工藝步驟上都有翔實的影像記錄,建立精確的可靠性數據包;加強產品的源頭控制,深入外協配套單位并實行專人跟產,從器件的原材料、設計、工藝,到試驗數據進行了全方位的檢驗、復核、復查,從源頭杜絕隱患,確保成功。在這樣把握源頭的質量過程控制下,X年X月X點,“神十”返回艙在接近地面時,γ高度表發出反推發動機點火指令,隨即一片耀眼的反推力火焰保護著返回艙安全軟著陸。
被譽為“功勛雷達”的“回收一號”測控雷達,是飛船穿越黑障區時唯一的自主搜索測量雷達,它伴隨了神舟飛船十次問天的全部歷程。X月X日X點,“回收一號”雷達及時捕捉到距地面XX公里的“神十”返回艙,并在X點X分飛船進入黑障區后穩定跟蹤,為“神十回家”鋪就坦途。至此,“回收一號”已連續十次成功執行“神舟”飛船返回測量任務,“十戰十捷”的喜訊讓航天科工雷達技術人員陷入一片歡騰。
與“回收一號”一樣,連接分離機構也見證了神舟十次飛天歷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領導曾這樣評價它:“連接分離機構就像神舟飛船的臂膀,有力地連接起了飛船的三艙,同時可按照要求,毫秒不差地將各個艙段分開。作為神舟飛船十大關鍵技術之一,連接分離技術關系任務的成敗、難度很高。”難度高但作用卻很關鍵:軌道艙和返回艙之間的控制鎖,是保證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的第一道安全保障;而返回艙和推進艙之間的控制鎖,是保證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在預定時間預定地點著陸的首要設備;飛船著陸前,拋底鎖的動作則關系到防熱大底能否按時拋掉,是返回時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重要程序。從“神一”到 “神十”,連接分離機構經受住了歷次考驗,獲得載人航天工程總體的高度贊譽。
在返回艙著陸離地一定高度時,飛船著陸降落傘繩割斷裝置可適時使降落傘與返回艙分離,保障返回艙著陸時的安全和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確保安全天地往返,憧憬美麗太空家園!”航天科工以高水平技術優勢、科學管理方法、創新人才隊伍踐行了自己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