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價穩中偏弱 國際棉價窄幅振蕩
國內棉價穩中偏弱 國際棉價窄幅振蕩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3-08-07
7月31日,2012年度儲備棉出庫銷售計劃結束。7月29-31日,儲備棉計劃投放85.2萬噸,實際成交32.8萬噸,較上周增加2.9萬噸,成交率38.5%,較上周上升15.5個百分點。成交儲備棉平均等級為3.87級,平均長度27.97毫米,平均成交價18669元/噸,折328級成交價19164元/噸(公重),較上周上漲34元/噸。截至7月31日,2013年來儲備棉出庫銷售累計成交總量371.2萬噸,成交比例24.7%。
在儲備棉出庫銷售的最后幾個交易日,紡織企業集中購買儲備棉,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略有下跌。受PTA價格上漲帶動,滌綸短纖價格有所上漲,國內紡織銷售未見改善,棉紗價格小幅下跌。8月2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5860元/噸,較上周下跌5元/噸,跌幅0.02%,同比上漲485元/噸,漲幅1.9%;滌綸短纖報價10165元/噸,較上周上漲85元/噸,漲幅0.8%,同比下跌55元/噸,跌幅0.5%。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197元/噸,較上周下跌11元/噸,跌幅0.1%,同比上漲668元/噸,漲幅3.6%;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504元/噸,與上周持平,同比上漲753元/噸,漲幅4%。鄭州棉花期貨9月合約結算價20690元/噸,較上周下跌225元/噸,跌幅1.1%,同比上漲2440元/噸,漲幅13.4%;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9月合同均價19160元/噸,較上周下跌66元/噸,跌幅0.3%,同比上漲372元/噸,漲幅2%。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而同期匯豐PMI為47.7%,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創11個月新低。雙方PMI數據的分化表明國內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匯豐PMI主要根據出口部門數百家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編制,數據不佳反映了當前該類型企業困境還未扭轉。目前仍為紡織行業經營淡季,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均以保守經營為主,控制庫存水平,部分品種紗、布價格多次下調。為應對棉花現貨自由貿易供應下降,用棉企業多在儲備棉出庫銷售結束前加大競拍力度,多數企業棉花庫存保持在1個月以上,減弱了后期采購需求。預計近期棉價仍將保持平穩,新棉上市前需密切關注天氣情況。
紐約棉花期貨看漲與看跌因素交織,價格窄幅振蕩。一方面,由于美棉生長進度遲緩,市場擔憂新年度初期美棉供應不足,對棉價形成支撐;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不足,美棉出口進度放緩。8月2日,紐約棉花期貨10月合約結算價85.32美分/磅,較上周下跌0.05美分/磅,跌幅0.0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904元/噸,較上周下跌103元/噸,跌幅0.7%,低于國內市場4293元/噸,價差較上周擴大92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737元/噸,較上周下跌66元/噸,跌幅0.4%,低于國內市場3460元/噸,價差較上周擴大55元/噸。
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數據再度出現向好跡象,7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升至50.3,較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為兩年來首次超越榮枯分界線,美國ISM制造業指數達到55.4,較6月反彈4.5個百分點,創2011年6月以來最高值,此外,美國7月份失業率降至7.4%,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歐美央行承諾維持現行貨幣政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對經濟前景仍表示謹慎?;久嫔希徔椥袠I下游需求的疲軟導致近期國際市場棉花采購不夠活躍,另外近期中國紡織企業多集中采購儲備棉,對國際棉花關注度下降。美國農業部美棉出口報告顯示,7月19-25日的一周,2012/13年度及2013/14年度美國陸地棉出口凈簽約總量不足2萬噸,較前周下降40.7%。美國新棉上市可能推遲的預期對棉市形成一定支撐,但有消息稱印度棉花公司將允許庫存棉出口。綜合預計近期國際棉價或將呈現弱勢振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