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價基本平穩 國際棉價有所反彈
國內棉價基本平穩 國際棉價有所反彈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3-12-19
2013年度收儲12月9-13日當周累計成交近50萬噸(大單交儲20.1萬噸),其中內地成交12.6萬噸,新疆16.2萬噸。截止12月13日,累計成交364.9萬噸(大單交儲120萬噸),其中內地成交83.7萬噸,新疆161.6萬噸。
近期,新疆棉花采摘結束,棉農交售意愿加強,籽棉收購價格基本穩定,收儲穩步推進,國儲棉出庫成交、價格略有下滑,國內棉花現貨市場基本平穩,期貨價格走弱。紗線價格隨棉價繼續小幅下跌。12月13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5635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跌幅0.8%,同比下跌75元/噸,跌幅0.29%;滌綸短纖報價9735元/噸,較上周下跌30元/噸,跌幅0.3%,同比下跌915元/噸,跌幅8.6%。內地籽棉收購均價4.29元/斤,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09元/斤,漲幅2.1%;新疆籽棉收購均價4.16元/斤,環比下降0.02元/斤,跌幅為0.5%,同比上漲0.09元/斤,漲幅2.2%。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454元/噸,較上周下跌40元/噸,跌幅0.21%,同比上漲375元/噸,漲幅2.0%;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862元/噸,與上周持平,同比上漲466元/噸,漲幅2.4%。鄭州棉花期貨1月合約結算價19600元/噸,較上周下跌155元/噸,跌幅0.8%,同比下跌330元/噸,跌幅1.7%;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1月合同均價18959元/噸,較上周上漲211元/噸,漲幅1.1%,同比下跌423元/噸,跌幅2.2%。
中國11月M2(廣義貨幣增速)年率為14.2%,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遠高于GDP增速。基本面上,根據12月中國棉花工業庫存調查報告來看,截至12月9日,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3.5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減少6.2天,同比增加0.7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0.9天,采購意向提高。高質量國儲棉受到紡織企業青睞,預期未來國內棉花或將呈現穩中偏強的趨勢。
中國國儲棉出庫價、量比上周都有所回落。中國將于2014年調整滑準稅稅率,市場預期進口棉需求增強。12月13日,紐約棉花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83.22美分/磅,較上周上漲3.84美分/磅,漲幅4.8%。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315元/噸,較上周上漲400元/噸,漲幅2.8%,低于國內市場5139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435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306元/噸,較上周上漲343元/噸,漲幅2.2%,低于國內市場4148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315元/噸。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好于市場預期,顯示了美國經濟穩步復蘇的跡象。歐元區方面,歐元區10月工業產出月率為-1.1%,創2012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基本面上,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的美國棉花出口報告,美國陸地棉出口裝運量為3.75萬噸,較前周增長55%,較前四周平均值增長94%,主要運往中國(1.44萬噸)、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另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2013/14年度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全球產量下調8.5萬噸至2543.7萬噸。此外,根據近年中國棉花進口數據來看12月歷來為棉花進口量較多的月份,考慮到滑準稅稅率調整,預計國際棉價或將繼續保持穩中走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