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熱試進展順利 預計年底并網
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熱試進展順利 預計年底并網

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04-08
4月4日,正在進行熱態功能試驗的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達到熱停堆狀態,各項試驗數據顯示機組運行狀態正常,安全性與可靠性指標表現優異,為熱態試驗順利完成和沖刺商運奠定了基礎。
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2014年3月20日啟動熱態功能試驗。熱態功能試驗是核電機組核燃料裝載前的一次“總彩排”。試驗期間,機組將盡可能模擬實際運行時的狀態,包括模擬典型的溫度、壓力和流量狀態,并在各狀態下進行系統聯調試驗。而熱停堆狀態是熱態功能試驗期間的一個重要節點。
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座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四臺單機容量為111.8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其中,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已于2013年6月6日投入商業運行,在國際核營運者協會(WANO)衡量核電安全運行狀態的9項關鍵指標中,該機組第一燃料循環有6項關鍵運行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紅沿河核電站2號機組已于2013年11月23日首次并網發電,預計在5月底前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預計年內進入并網調試階段,4號機組工程建設也正穩步推進。
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四臺機組全部建成后,年上網電量約為300億千瓦時,相當于2013年大連市全年社會用電總量,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9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68萬噸,二氧化硫23萬噸,氮氧化物15萬噸。其中,二氧化碳減排量相當于6.7萬公頃林木吸收量,或相當于大連森林面積增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