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3-08-05
中鐵一局攻克青藏線施工三大難題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所屬的中鐵一局在青藏鐵路十四標段開心嶺1號特大橋施工中,攻克了“高原凍土、高原環保、高原生理”三大難題。
開心嶺1號特大橋全長637米,2臺18墩,大橋為半徑800米的曲線特大橋,位于海拔4780米的青藏高原開心嶺凍土、熱融塘濕地段,大橋跨越被喻為“天路”的青藏公路(109國道)和長江源頭的諾日巴根曲河,“三高”施工難題在特大橋施工中全部顯現。
中鐵一局面對高原環保施工難題,首先制定了環保施工制度,從進場便道到墩臺位置,拉設綠網、三角小彩旗、立警示牌,以保護上百年生長不到一寸高的綠地和野生動植物。為了不破壞凍土,在下部基礎施工中,采用價值近千萬元的德國進口先進設備寶峨25型旋挖鉆及“干拔出凍土”施工工藝,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全橋77根20米左右的樁基在凍土濕地地段全部澆灌成功,合格率100%。在大橋上部施工中,面對青藏高原“一日四季,百步不同天”的惡劣環境,狂風暴雪、強紫外線和高寒缺氧是施工的最大干擾。在高原承臺、墩身施工中,項目部采用了搭設保溫工棚和滲水麻布、塑料布、帆布三層圓墩臺養生法,確保了工程質量。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增加了兩臺吊車、兩臺罐車,加工了兩套墩身模型,并在兩個大橋項目隊之間開展勞動競賽,晝夜施工,確保了大橋的施工進度。
目前,中鐵一局在開心嶺1號特大橋施工中已澆灌墩身8個、橋臺2個,預計7月底特大橋將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