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部長汪光燾考察中國建材集團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考察中國建材集團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3-08-27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
考察中國建材集團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8月20日,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中國建材工業協會會長張人為,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劉曉晨,建設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齊驥等陪同下,到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考察工作。
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兼北新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和北新建材集團總經理李誼民向汪光燾等領導匯報了北新建材集團近年來的工作和今后的發展規劃。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葛鐵銘等一同參加了匯報會。
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北新集團是我國新型建材工業的發祥地,是建設部確定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北新集團近5年來總資產和銷售額每年以47%和80%的速度快速平穩發展,目前能夠生產十大部類的建材產品。特別是去年,這家集團與日本著名的新日鐵、豐田汽車和三菱商事等3家公司合資設立了北新房屋公司,首期一年可工業化生產住宅2000套,引起了國內建筑業、房地產業和建材業的關注。
汪光燾在充分肯定了北新集團的發展和戰略定位后,就推進我國住宅建設和住宅產業化問題發表了四點重要意見。
他說,加快城鎮居民住宅建設,推進住宅產業化,一是要特別注意解決好普通商品房和面向中低收入者的經濟適用房的需求,這是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我們的政府機關和相應的政策措施都應該按照這個政策取向確立工作目標。建材行業、建材企業和建材產品也應該按照這個取向來發展。目前民用建筑的土建費用中,人工費用大約僅占20%~30%,其余都是建筑材料構成。因此,降低住宅造價,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條件,建材企業要發揮作用。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提高認識,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住宅建設工作指導方針上的具體體現。
二是要重點抓好住宅產業化工作。住宅產業化要充分體現技術進步、改進工藝、產品升級換代的要求。從設計開始就要采用和推廣集成型、模數化、標準化的建筑部件,然后實現工廠化生產,組合式安裝。不僅結構材料要達到這樣的要求,裝飾性和功能性的材料也要達到這樣的要求,這樣才能使住宅產業化邁上一個新臺階,使住宅建設更加豐富多彩,改善人居環境,方便群眾生活。
三是要高度重視質量。提高建筑質量的源頭是建材產品的質量,建筑材料出了質量問題,再好的施工也無法保證建筑質量。提高建材產品質量,既要抓好大宗材料和主要部件的質量,同時也要抓好配件的質量。比如說,我們國家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建筑節水問題十分緊迫,但是因為水箱配件質量問題沒有解決好,導致馬桶漏水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因此,建材行業要認真抓好產品質量,特別是像水管接口、水箱配件、暖氣閥門等部件的質量。提高建材產品質量還要強調環保要求和成套性,要關心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使用方便。
四是建設部要全力支持住宅產業化。推進住宅產業化要堅持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即新型建筑材料、建筑部件以及工廠化的住宅都要有市場競爭力,不僅要在產品性能和質量上取代傳統材料,在價格上也要有競爭優勢。因為我們無論辦什么事情,都要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引導商品房的開發進一步向能夠滿足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普通住宅傾斜,推進住宅產業化也要想著大多數人的需求和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
汪光燾還深入考察了北新集團的主要生產車間和工廠化房屋。在型材生產車間,宋志平介紹了他們新引進的新一代鋁塑門窗和歐式平開翻轉窗的優異性能。汪光燾仔細觀察和試驗了多種門窗的性能后詼諧地說:“真是來晚了,早知道北新集團有這樣好的產品,建設部辦公大樓的改造全部采用北新的平開窗。”
在北新采暖事業部,宋志平向來賓介紹了北新散熱器的特點和相關情況。汪光燾查問了板式散熱器的使用條件和配件情況,他很關切地詢問產品是如何進行防腐處理以及閥門配件的情況。據介紹,北新集團的板式散熱器上市后,某些進口產品的價格下降一半,一些類同產品的價格也明顯下降。對此,汪光燾深表滿意。他說,這種競爭保護了用戶的利益。
北新集團與日本新日鐵、豐田、三菱商事合資生產的北新工廠化房屋示范樓引起了所有來賓的關注。汪光燾詳細了解了這種房屋的制造技術、建筑結構、墻體材料和使用情況,特別對住宅價格進行了分析。宋志平介紹說,北新房屋采用冷軋薄板龍骨技術,每平方米用鋼量35公斤,比混凝土建筑用鋼還少。這種建筑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相當普及。汪光燾對一同前來的中國建材工業協會會長張人為和宋志平等說,現在這種普通型北新鋼結構房屋土建造價每平方米1500元還是高了些,要爭取做到每平方米1000元才好。宋志平表示,要把建設部長的要求作為工作目標,在批量化生產后一定實現,汪光燾連聲說好。
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劉曉晨是第一次來北新集團考察工作。他稱贊了北新集團的工作并對北新房屋的推廣表示看好。
隨同考察的還有建設部房地產司副司長兼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沈建中、建設部科技司副司長武涌、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王立臣、中國建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孫鐵石、中國建設報社長肖家保、中國建材報社長謝鎮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