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將儀長管道建成為綠色輸油管道
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將儀長管道建成為綠色輸油管道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08-02
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將儀長管道建成為綠色輸油管道
中國石化集團管道儲運公司在江蘇儀征到湖南長嶺的管道工程建設中,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利益,力爭把儀長管道建設成為一條綠色輸油管道。截至7月20日,儀長管道已完成組焊640多公里,占全部組焊工作量的65%,沒有發生一起破壞或污染環境的事件。
安徽省無為縣境內的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不僅生長著一些珍稀植物,還是一些野生動物生活的天堂。最有特色的是每年春秋季節,在天井山的陰洼一帶,數萬只白鷺、牛背鷺等鳥類,在碧空下蒼翠的林海間漫天飛舞,蔚為壯觀。為不打擾這些可愛生靈的寧靜生活,管道儲運公司設計單位將原本投資最少、但須穿越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的方案,改為從該公園的邊緣處繞道經過。后一方案雖然增加了近10公里的管線,管道建設費用因此也增加了3000多萬元,但給生活在這里的珍貴的動植物留下了一片樂土。
儀長管道工程由管道儲運公司承擔設計和建設任務。儀長管道途經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五省,總長979公里。沿途河流縱橫、丘陵密布,特別是管道沿線途經的安徽省內有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黃陂湖水禽保護區、薛家崗古人類文化遺址,在湖北省境內有梁子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長江新螺段白鰭豚保護區。從節約工程建設成本的角度來說,管線沿直線敷設當然是最經濟的,但這就不可避免地與上述國家或地方的自然保護區、古人類文化遺址相沖突。管道公司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出發,認為管道建設不能只算經濟賬,更要算環保賬,考慮社會效益。按照這一指導思想,管道公司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指導下,為保護環境,避開國家或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對管道設計方案進行了多處較大的改線處理,盡管延長了管道建設的長度,但卻為一些珍貴的動植物留下寶貴的生活空間、為子孫后代留下了珍貴的文物遺址。
管道儲運公司構建了一套符合工程建設需要的HSE管理體系,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中不得發生重大的破壞環境事件。為確保管道建成后的安全運行,這條管道除選用了目前國內外較為先進的管道防腐材料外,還將在管道沿線的一些環保重點地段建立截斷閥室,防止發生大面積的原油泄漏事件。這些改線和加強環保方面的工程設計,盡管增加了管道建設的長度,提高了工程建設成本,卻為子孫后代留下了青山綠水。
為確保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執行管道公司有關部門制定的HSE管理體系文件的規定,在工程招投標文件中,就明確各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就是本單位HSE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根據HSE管理體系文件的規定,加強了對施工人員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員對野外植物濫砍濫伐,禁止對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動物濫捕濫殺。否則,工程監理人員有權對不認真履行HSE管理體系文件規定的施工單位和人員進行處罰。
在儀長管道工程建設工地,建設綠色輸油管道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保護環境已成為每個施工人員的自覺行動。在施工現場,焊工焊接后剩下的每一個電焊頭都有專人負責收集,飲料瓶、快餐盒等生活垃圾也有專人負責進行集中處理;對于河流穿越施工中無法再利用的泥漿,也都進行了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