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航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成效顯著
中國長航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成效顯著

文章來源: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發(fā)布時間:2005-08-04
中國長航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成效顯著
為適應三峽成庫后的新航道、新市場、新貨源的要求,中國長航貨運總公司對131艘VGS763型1000噸甲板駁進行了船體加寬2.8米的“一改一”改造,單駁載重量增加到1680噸,年增收30余萬元;共計新增運力8.9萬噸,年增收4700余萬元,盤活了存量資產(chǎn),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VCS763型1000噸甲板駁建造于80年代初期,最初為適應川江湍急水流和狹窄航道而設計,重點追求過灘能力及船舶的快速性能。因此,駁船寬度比航行于中下游1500噸級甲板駁小2.8米。
中國長航干散貨運輸結構調(diào)整后,長江干散貨運力實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調(diào)度,上海、蕪湖、武漢、重慶等管船單位不同船型的駁船打通使用、混合編隊。1000噸甲板駁裝貨重心較高、穩(wěn)性較小、易傾覆,以及編組不匹配的弊端就顯現(xiàn)出來。同時,三峽成庫后,航道極大改善,如用1000噸甲板駁編組,最大載量6000-8000噸,而用1500噸級甲板駁編組,最大載量可達9600-12800噸,該型駁船不利于拖輪效率的發(fā)揮。
中國長航貨運總公司在深入研究川江市場、航道、船型等情況,制定了“川江改良調(diào)整、中下游優(yōu)化提升”的長江運力發(fā)展思路,啟動實施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
該司與青山船廠專家組建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課題組,通過對該型駁船結構、貨艙要求、船型規(guī)范等進行反復測算,制定了駁船主體結構形式、總長型深維持不變,將船體中部加寬2.8米的方案,并按照交通部川江標準船型的要求實施,改造技術方案通過了交通部專家評審批準。
2003年9月,甲01263、01195兩艘駁船在中國長航青山船廠實施改造。2004年,該司又選擇150艘船齡短、船舶技術狀況相對較好的駁船進行改造。截至目前,該司共改造完工131艘駁船。從改造后的駁船營運情況看,駁船穩(wěn)性有所提高,載貨量增加500多噸,提高了船舶的適貨、適航性,有利于提升營運節(jié)能效果。
川江駁船“一改一”工程,緩解了長江干散貨運力短缺的壓力,也帶來較好的效益回報。據(jù)統(tǒng)計,如150艘1000噸甲板駁全部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增加貨運量78萬噸,增收4700余萬元,單駁增收30.51萬元;單駁改造費用比新建一艘1500噸甲板駁節(jié)省一半,3年左右可收回改造投資。